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2分)
①面对语文试卷,使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的初中语文学习之旅结束了。三年来,点点滴滴的情感悸动, A (情不自禁 油然而生)地漫上心头:偶然飘来的种子,竟扎下理想的深根;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zhāng xiǎn( )着民族的精神;雄奇壮丽的三峡,绦荡着世俗的情怀:……搏大精深的语文课程是坚实的基石,奠定我们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它是精神的gān lín( ),浸润我们焦渴的心灵;是人生的指南,教会我们对义与利的取舍:B , ……此刻,面对试卷,不胜感慨。②我暗暗告诫自己要迅速平静下来屏气凝神,心无páng wù( )地解答和研读试题。考好这次试,走好这一步。我深信:只要鼓起自信的风帆,就一定能赢得人生的精彩。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指出并改正过来(2分)
将“ ”改为“ ” 将“ ”改为“ ”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
4.上面文段中①②两个划线句都有语病,请分别改正。(4分)
第①句语病修改意见:
第②句语病修改意见:
5.仿写(2分)在B处横线上补写一个比喻句,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修辞。
B ,
作文 (35分)
以“暖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文章思路清晰,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2.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
3.字数600字左右。
阅读甲文《治水必躬亲》和乙文《后汉书·王景传》,完成后面小题。(12分)
【甲】《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后汉书·王景传》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景陈.其利害,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①,破砥绩②,直截沟涧,防遏中要③,疏决壅积④,无复溃漏之患。景虽俭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
[注]①阜:土山。②砥绩:水中沙石。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④壅积:阻塞积聚。
1.写出下列加点的字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 非相度不得其情 _________ (2)必得躬历山川 _________
(3) 乃引见景 _________ (4)然犹以百亿计__________
2.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非咨询/不穷其致 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随官人役亦末/尝横索一钱 D.无复/溃漏之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2) 景陈其利害,帝善之。
4.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完成下表。(2分)
人物 | 做法 | 人物形象 |
海瑞 |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 B.____________ |
王景 | A._____________________ | 勤政、俭省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1.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2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 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E.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4.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0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2分)
效率高—— ——
2.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古诗词阅读。(4分)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诗的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