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道行》一文,完成后面小题。(9分) 道行 马宝山 ⑴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阅读《道行》一文,完成后面小题。(9分)

道行

马宝山

⑴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⑵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

⑶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儿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⑷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⑸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⑹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⑺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⑻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⑼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心灵中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⑽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⑾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⑿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⒀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拍手叫好。

⒁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⒂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⒃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挣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⒄“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⒅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⒆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⒇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3》)

【注】道行(héng):僧道修炼的功夫。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1.请结合小说情节填空(要求填四字短语)。(3分)

于先生身怀绝技→于先生(        )→皮挑儿深藏不露→于先生离开人世→皮挑儿(       )→皮挑儿(       )→皮挑儿成皮先生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原文⑵段中最后还有“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被删掉了,这使人物和情节更合乎情理和生活常识。

B.小说⑺段中“皮挑儿嘿嘿笑”皮挑儿的笑表现出他的随和与憨厚;⑼段中“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表现出他的自豪与自信。

C.⒁段中“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中的 “竟然” 表明情节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也表达了人们对皮挑儿高超技艺的惊叹。

D.小说塑造了于先生和皮挑儿两个人物,但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先生,塑造皮挑儿只是为了衬托于先生道行高。

3.小说最后一段中的“皮先生”表达了人们对皮挑儿什么感情?在小说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4.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比较,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两篇小说最大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从叙述人称的角度来分析,两篇小说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1.不肯收徒 展示绝技 道出真相 (3分) 2.D(2分) 3.尊敬之情 首尾呼应(或照应了前文的于“先生”)(2分) 4.都塑造了两个人物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提示,用4字短语回答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D.小说塑造了于先生和皮挑儿两个人物,但小说的主人公是皮挑儿,塑造于先生只是为了衬托皮挑儿道行高。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揣摩字里行间的感情即可。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相照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异同之处辨析。从人称上分析不同点,从小说的要素上分析相同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流沙的《“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一文,完成后面小题。(5分)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做一哪嘴纲,读书更应这样。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

③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书,要抓紧时间读,而不能束之高阁。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适应环境。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所以,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选自2013年1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2.第④中曾国藩的话中本身什么方法来讲“读书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这一道理的?(1分)

3.本文的主要论证什么观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未来网络用灯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8分)

未来网络用灯光

①未来,网络或许是这样:只要有灯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

Lifi拥有很多特有的优点: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绿色环保、方便快捷,便携性强,便于维护;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Lifi作为一种照明和通信结合的新型模式,有效地推了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    

③回顾Lifi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也开展了许多项目。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国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在这一个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几乎就在英国做出产品的同一时期,我们中国团队也研发出了样机,演示了高清视频流传输。

④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另外,从产业发展而言,由于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因而它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自2014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阐明其作用。(2分)

2.请分析“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一句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分)

3.可见光通信通信缺点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0分)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以邀余入山                  (2)以不时至,                    

(3)                          (4)足于惠因涧        

2.和“殆非人间之境”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心之所向                   B.知之为知之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也     D.至之市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谒 辨 才 于 朝 音 堂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查看答案

阅读李煜《相见欢》一词,完成后面小题。(6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相见欢”,词牌名。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975年,宋军攻破金陵被俘,这首词为他被俘后所作。

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新月  B.秋意 C.离愁  D.饯别

2.请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3.和这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相近的是(  )(2分)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杜牧《泊秦淮》

C.文天祥《过零丁洋》        D.杜甫《春望》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

班上组织的以“我们爱汉字”为主题的班会,其中有很多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猜字谜】①谜面:“石字出头,不是右字”,谜底打一字:         ②谜面“人不在其位”,谜底打一字        (2分)

2.【辩论赛】

甲方:我们认为读对汉字,写对汉字是必须的。至于写好汉字,就无关紧要了,因为信息技术时代,软件字库里什么样的字体都有,费时间练字实在没有必要。

乙方:我们不赞同甲方观点,因为                                              。(2分)请你站在乙方的立场阐明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