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14分) 留一份寂寞给自己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

阅读下面的文章。(14分)

留一份寂寞给自己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看那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鱼贯穿行;你看那空中航班,南来北往,穿云破雾……哪一个不是为名,抑或为利而忙碌?正是因为太多太多的人把名利当作了人生的基点,才使得原本清静的世界喧嚣不才使得原本简约的人们繁忙不堪。然而,为名为利繁忙之余,感身心疲惫的人们却又常为终生碌碌无为而遗憾不止,于是在垂暮之年依然发出可怜白发生”的人生哀叹!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名利于人,实身外之物,如何值得用弥足珍贵的生命去换取?如何值得用欢歌与笑语去赎买?再说“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一腹。”人又何必用无谓的繁忙,去充塞自己人生的闲暇与安宁,去漠视自己人生的快乐与欢欣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份至清至性的寂寞呢?

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体味生命的快慰。真水无香,平淡最真。人只有在心无羁绊,思无杂念的境况下,才能看见生活的本真,还原生命的滋味,追寻到生命的乐趣。陶渊明辞官而归田园,抛弃虚伪和浮华,把一份寂寞留给自己,终于使自己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份惬意,享受到“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的人生的三大快慰方山子“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归隐山林,把一份寂寞留给自己,终于使自己享受到了“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刘禹锡隐居陋室,把一份寂寞留给了自己,终于品味到了“苔痕上绿,草色入帘青”的一份诗情画意,享受到了一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心灵的恬静与快乐。  

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本性,在坚守中丰厚自己。在现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在寂寞中坚守本性,在坚守中励精图治,风发扬励,才不至于身心俱损,徒耗光阴,毕生一事无成,徒增感叹。真正珍爱生命的人,都懂得抛弃繁文缛节,崇尚简约,将自己置于一份寂寞之中,让有限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最旺,生命之光照耀得最远。大学问家钱钟书谢绝一切采访,也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长期蜗居书斋,杜门避嚣,专心治学,终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简约生活。他说:“我不愿意因为开着无谓的会,做着无聊的事,说着不痛不痒的话而浪费生命。”结果钱先生著述等身,人生丰厚无比。

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为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才能反躬自省,感悟生命。老子说:“五色令目盲,五音令耳聋,五味令口爽。”一个生活在喧嚣嘈杂社会中的人,如果不能心有定力,就容易随波逐流,进而丧失心志和灵魂,人也就变得平庸甚至庸俗。因而一个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时常给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让心灵遨游于天地,才能“养天地之正气”让言行比照于贤人,才能“法古今之完人”,才能“日三省吾身”,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能达到心灵的饱满和充盈。

⑥由此可见,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人啊,与其无谓地在喧闹中为名利忙碌,不如份寂寞给自己,让自己在寂寞中嬗变,变得飞扬而超越。

1.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④段列举大学问家钱钟书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3分)

3. 请具体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的语句目的在于引出论题,同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第②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段末的疑问句自然引出下文三个分论点。

C第③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论证了“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体味生命的快慰”的观点。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即开头提出话题,主体从三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归纳总结,发出号召。条理清晰,论证严密。

5.读了本文,你对“寂寞”又有了怎样深刻的认识?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治学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也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登高望远,明确目标方向,耐得住寂寞。

材料二:《名人传》中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后,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寂寞和安静。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音乐创作上,完成了《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著名的音乐作品,最终成为时代的巨人。

 

1.(2分)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2分)列举大学问家钱钟书谢绝一切采访,专心治学的事例,证明了“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本性,在坚守中丰厚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3分)首先提出观点: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为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才能反躬自省,感悟生命;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述耐不住寂寞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最后从正面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论点。(要点有三,一点一分) 4.(2分)C 5.(3分)真正热爱生命的人,就是能守得住自己的心,耐得住寂寞(1分),为人生定下奋斗目标(1分),并为之执着地追求,顽强地拼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论点在文章最后一段,“由此可见”是总结归纳论点的标志。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从议论文论据的运用这方面来考虑。说明运用了什么论据,抓住本段段首分论点说明论据所论证的问题。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论证思路”即是作者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即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析证明,如何归纳。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议论文的知识点一一判断。C错,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本文论点,从守住寂寞与人生追求来谈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

太宗曰:“兵有分有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苻坚初得王猛,实知兵,遂取中原;及猛卒,坚果败。吴汉为光武所任,兵不遥制,故汉果平蜀。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太宗]这里指唐太宗。②[靖]指唐代名将李靖。③吴汉东汉大将。他和副将刘尚奉命讨伐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分屯,分兵驻扎。④[王猛]前秦名将。⑤吴汉得到光武帝刘秀的信任,用兵不会受到来自皇帝的制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

而衰      望其旗        为善此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逐齐师   取中原                  B.登轼望之    败于淝水

C.长勺   材人远矣              D.猛卒    徐公何能君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句:                                                           

2 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译句:                                                             

4.[甲][乙]都谈到了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曹刿认为克敌的最主要因素是                        ;唐太宗和李靖认为                             是制胜的法宝。(2分)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唐多令

【宋】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力主抗金,屡陈恢复大计。②南楼:指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浑是:全是。

8.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写寒沙浅流,勾勒出一幅萧瑟黯淡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一层“底色”。

B.上阕“犹”、“能”、“又”等字说明此人行色匆匆又暗含时序催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C.下阕“旧江山浑是新愁”深化题旨写出旧愁未尽更增新愁,表明家国恨、身世愁分量之重

D.词的结尾通过写买花载酒,中求乐痛快淋漓表明词人意气风发,豪情雅兴不减当年

 

查看答案

有同学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编课本剧《跟杜小康放鸭》、《范进做了主考官》等,你另选了一篇小说,自编课本剧               。(2分)

 

查看答案

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司汤达: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走的镜子

 

查看答案

下列书法作品中字体为行书的一项是(    )(2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