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8分) 谈礼貌 ①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8分)

谈礼貌

①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这是完全有事实做根据的。前许多年当时我腿脚尚称灵便出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多几乎每一次我都看到在车上吵架的人甚至动武的人。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碰了我一下我踩了你的脚如此等等。试想在拥拥挤挤的公共汽车上谁能不碰谁呢?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关机关号召大家学习几句话:“谢谢!”“对不起!”等等。就是针对上述的情况而发的。其用心良苦然而我心里却觉得不是滋味。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竞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岂不大可哀哉!

③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我并无资格成为新人类的同党我已经是属于博物馆的人物了。但是我却要为他们打抱不平。在他们诞生以前有人早着了先鞭【注】。不过话又要说了回来。新人类确实在不讲礼貌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们发扬光大了这种并不美妙的传统他们往往是一双男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车水马龙之中拥抱接吻旁若无人洋洋自得连在这方面比较不拘细节的老外看了都目瞪口呆惊诧不已。古人说:闺房之内有甚于画眉者。”这是两口子的私事谁也管不着。但这是在闺房之内的事现在竞几乎要搬到大街上来虽然还没有到“甚于画眉”的水平可是已经很可观了。新人类还要新到什么程度呢?

④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⑤现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不讲礼貌的恶习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国内而是会流布全世界。前几年我看到过一个什么电视片是由一个意大利著名摄影家拍摄的主题是介绍北京情况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当然都包罗无遗但是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一个光着膀子的胖大汉子骑自行车双手撒把做打太极拳状飞驰在天安门前宽广的大马路上。给人的形象是野蛮无礼。这样的形象并不多见,然而却没有逃过一个老外的眼光。我相信这个电视片是会在全世界都放映的。它在外国人心目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⑥最后我想当一个文抄公抄一段香港报纸上的话:

⑦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注]着先鞭:比喻先人一步。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对有关部门的“用心良苦”感到“不是滋味”。(2分)

                                                            _______

2.作者对“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分)

                                                            _______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

 

1.因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竟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本来就该有的礼貌,现在社会上却普遍缺失。 2.①持反对的态度,为新人类打抱不平。②作者认为有人早己有了不讲礼貌的行为(早着了先鞭),却把问题归咎于新人类是不合理的。 3.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证了不讲礼貌的恶习会流布全世界。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②段,找出相关内容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阅读第③段,概括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举例论证方法作用的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8分)

甲文:成功(节选)

季羡林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季羡林(节选)

季羡林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是名符其实的称号。不过,我想说,他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留德十年,时间是够长的,但是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不用说是欧洲其他国家了。没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时间,或者说,还有比旅游更让他感兴趣的事。在他看来,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远甚于去高山滨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其枯躁乏味的事情,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如果季羡林没有这种好读书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学生那样,终日忙于旅游,购物,跳舞,搓麻,谈情说爱,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学业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又怎么会有今日蜚声中外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呢?

在这些年里,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风光。

1.甲文中的“韩文公”是指谁?文中引用他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为了论证什么论点?3分

                                                            _______

2. 乙文 “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中的“此”在文中指代什么?(2分)

                                                            _______

 

3.乙文中,季羡林是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在甲文中关于“成功的条件”的观点的?(3分)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4分)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_________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水皆缥碧,千丈底     B.争高直

       才美不外(《马说》)       皆目陈胜(《陈涉世家》)

   C.猛浪若       D.负势竞

       虽乘御风(《三峡》)       影布石(《小石潭记》)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2分)(   

    A.横柯蔽              B.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C.猛浪若              D.见小潭(《小石潭记》)

3.选文写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2分)

                                                                                                         

4.作者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之后,又设想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来到这里会引发的感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介绍,提取关于构成“立体电影”的三个必须的物质条件。(3分)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影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台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观众用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整整谈上一个钟头。谈完话以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分手道别。

1.上面这段话出自     国讽刺作家           人名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2分

2.选文写的是主人公在哪一个国家的见闻?学者们的这一做法为什么受到了妇女和俗人、文盲的联合反对?(2分)

                                                                           

    3.这段话中的两位学者为什么要背很多东西?(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