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4分)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4分)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 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③ 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信步走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但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大爷一脸幸福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捉迷藏。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形状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桃,强身益脑。

  ⑤ 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持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的核桃独步华夏。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木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欣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关。                                                (选文有改动)

     1.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3 分)

                                                                             

3.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商洛核桃树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 内容上,连用两个“又”字,说明商洛的核桃多是这样繁密,总能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商洛核桃及经济发展的抒写。 2.刚到商洛工作时,看到了山水之美.感慨其经济落后;如今来到商洛,看到繁密的核桃时,感叹核桃给商洛农民带来了好收成;离开商洛时,展望和憧憬商洛的美好未来。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绿浪”比喻层层翠绿的林木随风摇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木之多、色彩之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林木”“小溪”,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林木依山、小溪欢跃的动态之笑;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尽显秦岭山水美景及文化内涵。 4.外形美:挺拔伟岸,树多果繁;实用美:经济效益佳,果实营养价值高;品性美: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这样写,既表现了孩桃树本身独有的特点,突显了核桃树的美好品性;又借核桃树反映了商洛人勤劳、质朴、勇担当、乐奉献的精神品质。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章首段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5、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啦分析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此题需通读全文,理清作者情感发展线索,要抓住作者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对偶的答题格式:句式整齐+对象+特性。按此格式,结合具体语境打出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考查对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理解。解此题要通读全文,重点抓住第④⑦段进行分析概括其特点,其作用要结合文章主题进行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8分)

谈礼貌

①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这是完全有事实做根据的。前许多年当时我腿脚尚称灵便出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多几乎每一次我都看到在车上吵架的人甚至动武的人。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碰了我一下我踩了你的脚如此等等。试想在拥拥挤挤的公共汽车上谁能不碰谁呢?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关机关号召大家学习几句话:“谢谢!”“对不起!”等等。就是针对上述的情况而发的。其用心良苦然而我心里却觉得不是滋味。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竞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岂不大可哀哉!

③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我并无资格成为新人类的同党我已经是属于博物馆的人物了。但是我却要为他们打抱不平。在他们诞生以前有人早着了先鞭【注】。不过话又要说了回来。新人类确实在不讲礼貌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们发扬光大了这种并不美妙的传统他们往往是一双男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车水马龙之中拥抱接吻旁若无人洋洋自得连在这方面比较不拘细节的老外看了都目瞪口呆惊诧不已。古人说:闺房之内有甚于画眉者。”这是两口子的私事谁也管不着。但这是在闺房之内的事现在竞几乎要搬到大街上来虽然还没有到“甚于画眉”的水平可是已经很可观了。新人类还要新到什么程度呢?

④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⑤现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不讲礼貌的恶习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国内而是会流布全世界。前几年我看到过一个什么电视片是由一个意大利著名摄影家拍摄的主题是介绍北京情况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当然都包罗无遗但是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一个光着膀子的胖大汉子骑自行车双手撒把做打太极拳状飞驰在天安门前宽广的大马路上。给人的形象是野蛮无礼。这样的形象并不多见,然而却没有逃过一个老外的眼光。我相信这个电视片是会在全世界都放映的。它在外国人心目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⑥最后我想当一个文抄公抄一段香港报纸上的话:

⑦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注]着先鞭:比喻先人一步。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对有关部门的“用心良苦”感到“不是滋味”。(2分)

                                                            _______

2.作者对“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分)

                                                            _______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8分)

甲文:成功(节选)

季羡林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季羡林(节选)

季羡林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是名符其实的称号。不过,我想说,他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留德十年,时间是够长的,但是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不用说是欧洲其他国家了。没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时间,或者说,还有比旅游更让他感兴趣的事。在他看来,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远甚于去高山滨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其枯躁乏味的事情,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如果季羡林没有这种好读书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学生那样,终日忙于旅游,购物,跳舞,搓麻,谈情说爱,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学业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又怎么会有今日蜚声中外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呢?

在这些年里,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风光。

1.甲文中的“韩文公”是指谁?文中引用他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为了论证什么论点?3分

                                                            _______

2. 乙文 “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中的“此”在文中指代什么?(2分)

                                                            _______

 

3.乙文中,季羡林是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在甲文中关于“成功的条件”的观点的?(3分)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4分)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_________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水皆缥碧,千丈底     B.争高直

       才美不外(《马说》)       皆目陈胜(《陈涉世家》)

   C.猛浪若       D.负势竞

       虽乘御风(《三峡》)       影布石(《小石潭记》)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2分)(   

    A.横柯蔽              B.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C.猛浪若              D.见小潭(《小石潭记》)

3.选文写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2分)

                                                                                                         

4.作者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之后,又设想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来到这里会引发的感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介绍,提取关于构成“立体电影”的三个必须的物质条件。(3分)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影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台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观众用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