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在青年时代就写下了许...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在青年时代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B.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C.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忧丧志,只要持续努力,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刻。  

D.他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B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B句中“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本句中并没有“办好事情”的意思,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

老态龙钟   咄咄逼人  了如指掌   与日具增   耿耿于怀  潸然泪下  悲天悯人

约定俗成   如释重负  见异思迁   梦寐以求   矢志不移  横空出世  稍纵既逝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目(xuàn)  听(dì) 熟(xián) 璀璨cuǐcàn

B.深(zhàn)  子(móu) 逶迤(wěiyí) 

C.火(gōu)   骨(biǎn)印(lào)  喧嚣xuānxiāo

D.持(jīn)  cén) 号(chuò) 腌臜 āzā

 

查看答案

作文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60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4分)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 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③ 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信步走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但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大爷一脸幸福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捉迷藏。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形状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桃,强身益脑。

  ⑤ 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持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的核桃独步华夏。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木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欣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关。                                                (选文有改动)

     1.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3 分)

                                                                             

3.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商洛核桃树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8分)

谈礼貌

①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这是完全有事实做根据的。前许多年当时我腿脚尚称灵便出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多几乎每一次我都看到在车上吵架的人甚至动武的人。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碰了我一下我踩了你的脚如此等等。试想在拥拥挤挤的公共汽车上谁能不碰谁呢?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关机关号召大家学习几句话:“谢谢!”“对不起!”等等。就是针对上述的情况而发的。其用心良苦然而我心里却觉得不是滋味。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竞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岂不大可哀哉!

③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我并无资格成为新人类的同党我已经是属于博物馆的人物了。但是我却要为他们打抱不平。在他们诞生以前有人早着了先鞭【注】。不过话又要说了回来。新人类确实在不讲礼貌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们发扬光大了这种并不美妙的传统他们往往是一双男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车水马龙之中拥抱接吻旁若无人洋洋自得连在这方面比较不拘细节的老外看了都目瞪口呆惊诧不已。古人说:闺房之内有甚于画眉者。”这是两口子的私事谁也管不着。但这是在闺房之内的事现在竞几乎要搬到大街上来虽然还没有到“甚于画眉”的水平可是已经很可观了。新人类还要新到什么程度呢?

④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⑤现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不讲礼貌的恶习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国内而是会流布全世界。前几年我看到过一个什么电视片是由一个意大利著名摄影家拍摄的主题是介绍北京情况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当然都包罗无遗但是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一个光着膀子的胖大汉子骑自行车双手撒把做打太极拳状飞驰在天安门前宽广的大马路上。给人的形象是野蛮无礼。这样的形象并不多见,然而却没有逃过一个老外的眼光。我相信这个电视片是会在全世界都放映的。它在外国人心目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⑥最后我想当一个文抄公抄一段香港报纸上的话:

⑦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注]着先鞭:比喻先人一步。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对有关部门的“用心良苦”感到“不是滋味”。(2分)

                                                            _______

2.作者对“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分)

                                                            _______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