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⑵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⑶比行百余里( ) ⑷日啖刍豆数斗( )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B.①其真无马邪? 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 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⑴ 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分)
⑵ 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5.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2分)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的《使至塞上》)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的《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泊秦淮》)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6)《<论语>十则》中提倡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无 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使至塞上》中诗人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填空。读《朝花夕拾》,回答相关问题。(3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猫的原因是因为猫吃了他的隐鼠。
B.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因为他不赞成裹脚。
C.《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个医生是叶天士、陈莲河。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 》。(1分)
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