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4分)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4分)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1.解释句中加点词  (2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吴广以为然。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④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耕之垄上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B佣者笑而应曰      而庭宇芜秽

C尝与人佣耕        尝闲处一室

D勤知其有清志      安陵君其许寡人

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B.吴广以为然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5.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4分)

 

1.为……而死;正确;拜访;认为……奇怪 2.C 3.D 4.①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工作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②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 5.两人都少有大志。甲文还表现了陈涉卓越的政治远见。刻画人物时,都采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方法。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死”“奇”是词类活用现象。“然”“ 候”古今异义词。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之”为到、往/代词,代蕃的父亲;B项表承接/表转折,却;C项两个均为副词,曾经;D项代词,代陈蕃/是语气副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一定、务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以” 是因为的意思,选项中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诈”“唱”“安”“期”“事”,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这道题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大意,总结出陈涉、陈蕃的志向,然后再看刻画人物时使用的描写方法,这样比较容易的解答出此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百里”两句,写豪迈热烈的军中生活。

B.“马作”两句,写军中日常训练的场景。

C.了却”两句,写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D.首诗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句1分)

①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②________,________。至今遗恨迷烟树。

③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先帝知臣谨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10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本文1——5段在摆出敌方的论点论据后,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____________批驳;6---8段,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___________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2分)

2.6—8段作者是怎么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的?(3分)

3.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文章第一段反复承认“是事实”,“却也是事实”,实际是在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吊起读者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其中“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拚命硬干的人”主要指历史上反封建统治和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如李自成、洪

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D.“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

4.本文语言特点?结合特点从第一段中任选两词进行分析说明。(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下列最适合作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高科技污染  B.高科技垃圾  C.高科技有形污染 D.高科技无形污染。

2.下面说明对象的特点不包括(    )

A.防治难度大  B.影响科技进步  C.对人类危害大   D.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3.第③段中划线句“这样的垃圾”是指(     )

A.太空垃圾              B.核垃圾

C.高科技工业生产的新垃圾 D.太空垃圾和核垃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B.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激增的原因。

C.第③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垃圾的巨大危害。

D.第④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 高科技污染指高科技无形垃圾造成的污染。

B.高科技垃圾全部分布于太空的各个角落。

C.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虽然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危害很大。

D.高科技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难度大,堆置影响环境,因此,人类对它束手无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2分)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3分)

2.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2分)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5.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