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枫叶(11分)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

枫叶(11分)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2分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又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2分

3.任选一个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1分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

 

1.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2分) 2.(1)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2)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2分) 3.示例: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3分) 4.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意思对即可)(1分) 5.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本文第一段以及文中作者对枫叶拟人化的描写内容,从枫叶外在的形色和人格化的精神表现两方面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文是写“枫叶”的,表达其人格化精神特点,那么本题应该从“衬托”的角度来理解写法,具体说明作者的写法衬托了“枫叶”什么特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点明本句拟人化的描写手法,从表达枫叶人格化精神表现、表达作者的情感方面来概括描写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根据最后一段中“,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此句即可作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行文思路即指从全文来看作者先后所写的内容,阅读全文,从作者描写枫叶的外在特点到提示其象征意义来概括。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3分)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1分)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七年级每个班要召开一次“好读书,读好书”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里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准备活动阶段,同学们围绕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主要内容,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在班会上进行专题发言的材料。(2分)

【材料】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尤其是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已经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2.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家名言,让同学们进行仿写练习,在班会上进行分组比赛。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读书为内容,写两句话。(2分)

【例句】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你的仿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3.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班会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就“网上阅读”问题展开讨论。请你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网上阅读”的理解。(2分)

【材料】 “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浏览。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第二,检索。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第三,下载。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 步查阅。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网上阅读”的意思是: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9分,每空一分)

盖石性坚重,         ,水不能冲石,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如梦令》中表现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                             

“歌以咏志,诗意传情”:王湾的“乡书何处达?                  ”表现的是浓郁的思乡、思亲之情;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抒写的是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表达了诗人飘零在外的思乡怀亲之情;孟浩然的“                 ,把酒话桑麻”,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表现的是作者含而不露的寂寞伤感之情。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经发现了猛犸化石,这可谓考古事业里的一块里程碑

B.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辛酸的眼泪。

D.国外大面积爆发流感疫情,这消息真是骇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