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贝多芬是难得的明星。

C.小明在学校专门讲鬼故事,使大家骇人听闻

D.小学毕业典礼那天,王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真是感人肺腑啊!

 

C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C句中“骇人听闻”指让人惊恐的消息,“故事”不是“听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笑容可掬  旁若无人  神鬼莫测     B.喜不自胜  天造地建  滔滔不绝

C.日精月华  五官具备  刮目相看     D.趾高气扬  陵角分明  单枪匹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灵魂是一只杯子。如果你用它来    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一个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niàng,你就是一个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用它们在你的杯子里    制出一种更完美的琼jiāng,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

niàng                         jiāng                  

②给加点字注音。

                                                   

 

查看答案

题目:我终于战胜了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雪地里的迎春花(15分)

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

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

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

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

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

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1.说说文章为什么以“雪地里的迎春花”为题。(3分)

2.父亲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为什么要“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2分)

3.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简要概括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3分)

4.“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为什么念许多遍?(3分)

5.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

纪念白求恩(节选)(8分)

毛泽东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的“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3.有人说:“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一句改为“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他,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更简洁。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