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juàn      )恋的岁月;亲情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     丽的诗篇;                              亲情是一首缭亮的歌,演奏着和谐的乐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juàn  )恋        

2)划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1)眷 guī(2分)(2)“缭”改为“嘹” (1分)(3)示例:亲情是一方湛蓝的天,展现着豁达的胸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第二题,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第三题,注意要按照例句的结构(两个分句)和写作手法(比喻)的特点仿写,依照例句中的喻体拟作同类的事物作仿句喻体,注意第二分句要承接前句的比喻义陈述,句子要连贯。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10分)

1)鞠躬尽瘁,                                        (诸葛亮《后出师表》)

2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4)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6)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7)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8)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王安石在飞来峰上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感慨,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9)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题目:我的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三】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

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是:材料                                                             2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阅读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

584 %

501 %

469 %

456 %

413 %

数字媒介阅读率

91 %

245 %

247 %

328 %

386 %

 

该表格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公民阅读调查结果。(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2.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

河中石兽

(清)纪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十余岁:                 (2)沿河求之,不亦乎: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如是再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众服为确论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C.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4.《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吸取了先秦散文的优点,晚年所写的一部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的志怪小说。其中《河中石兽》正体现出了纪氏语言平易简淡,内容波澜起伏,立意高远的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2分)

 

查看答案

《春节与过年》

在中国,“年”的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记载。据古代神话传说,“年”是一种最凶恶、最可怕的动物。吃人害人。天神把它锁进深山,只准许它每年出来一次。到了十二月腊月,“年”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人和牲畜遭到伤害。“年”是灾难,“年”是祸害,人们担心遇到“年”,把年叫做“年关”。于是,人们每到腊月,家家就储粮备菜,到了年三十日晚上,就关闭家门,准备棍棒,磨刀练枪,准备与“年”作斗争。人们在与“年”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年”的许多弱点,它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等等。于是就家家门上贴红纸、家家门前敲锣打鼓、放鞭炮、彻夜点灯,防“年”。岁月流逝,“年”成为人类与“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象征。

“年”,作为时间概念,是由日、月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在同自然界长期共存和斗争中,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产物。

在渔猎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首先发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于是,逐步形成“日”的概念。到了畜牧时代,在饲养家禽、家畜的过程中,用“日”计算它们各自成长的时间,已经难以记忆。于是,古人从月亮的圆缺、潮水的涨落中,逐渐形成“月”的概念。到了耕稼时代,农作物的培植生长与气候寒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依据寒来暑往,发现了星象循环的规律,认识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四季为一年,于是,有了“年”的概念。“年”就成为人们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一年生活计划的时间依据。这也是我国“农历”的来源。应当说,中国的“农历”不是人们主观想的产物,而是对自然和生产的科学认识。

“年”是时间概念,是计算时间的一个单位。然而,对于“年”的起始,何时“过年”,何时为“岁首”,却有不同的界定或规范。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改“岁”为“祀”;周代再改“祀”为“年”,正式以年名“岁”。

在中国古代,把朝代更换、王者易人的年份与月份,分别定为“元年”和“正月”,《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自夏至汉初,都有历史记载。夏代,定正月初一为“元旦”。秦与汉初,都以十月为“正月”。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从司马迁的建议,继夏历,定“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之月。这一规定延续至今,如果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算起,已经大约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可见,这一传统之久远。

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效法西方,用“阳历”纪年。从此,西方人传说中耶稣诞生年为“元年”的历法,变成了中国人必须遵循的“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农历”被改成“阴历”或“旧历”,“过年”正月初一,被改为“春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正式规定“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统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时至今日,近百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是,中国人到了“春节”,仍然把“中国年”过得红红火火!在中国实际上有两个年,一个是与全世界共同过的“公历年”,一个是具有4000年悠久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年”。这一事实表明,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断推陈出新、继承弘扬自己优秀传统的能力,以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

中国的改“年”可能是师从日本。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是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的。明治维新后,在日本有两个年,“日本年”是国定假期,在家里可以蒙头大睡“寝正月”,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要去神社参拜,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活动了,显得冷冷清清,不如“中国年”热闹。应该说,日本是没有自己的“年”,现有的两个“年”,一个是东方的“中国年”,一个是西方的“公历年”。

1.从上文看,“年”的文化意义有哪些?

2.末段首句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3.末段说到“日本年”有什么作用?

4.近年来,中国不少年轻人喜欢西方的圣诞节。读了本文,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