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不容忽视的“镉大米”》,完成后面问题。(12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人...

阅读《不容忽视的“镉大米”》,完成后面问题。(12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 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

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摘自新浪网,有删改)

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对“镉大米”进行了介绍? (3分)

2.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镉大米”下定义。   3分)

3.文章里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3分)

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4.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 “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D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1.(3分)本文主要从 “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每一点1分) 2.(3分)“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1分)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2分) 3.(3分)“主要”一词不能去掉。(1分)因为“痛痛病”除了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一重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1分)去掉后就成了“痛痛病”完全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4.(3分) C 【解析】 1. 试题分析: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从具体文中具体语句中选用词语或组织句子。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个特征即可。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A中原文应是“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B中原文应是“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D中最主要的途径应是“治理工业污染”。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①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②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③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④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⑤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今江苏扬州。②即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即清兵。⑤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吾

②乃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集诸将而之曰(           ②德威流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②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4.请结合文本分析史可法的性格特征。(4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内文言文内容,完成后面问题。( 4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未尝横索一钱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4分)

           山 中 留 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结合材料,综合探究。(7分)

去年,我市举行了“珠江村镇银行杯汉字听写大赛”,最近我们又学习了专题《汉字》,为此我校初二某班准备开展以“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1.[活动一 我主持]

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不少于50字)。(3分)

2.[活动二 说看法]

流行在网络上的“囧”字,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汉字,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也有人认为关注“囧”这样的生僻宇,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出理由。2分

3. [活动三 探究竟]         

下面是几则来自网络的评论,请你写出探究的结论。2分

材料一 某网友感叹道:“看了几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再也不能说自己语文功底好,感觉自己己经不是中国人了,居然有这么多的汉字不认识。还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材料二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郁波表示,汉字特别依赖于它的书写情感,不书写就会造成提笔忘字,就会导致情感的淡化。

材料三 汉字听写节目让观众开始正视“提笔忘字”的“现代病”。在键盘打字当道的今天,重拾汉字书写显得难能可贵。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节目,发现许多熟悉的汉字,不仅不会写,还把读音弄错了。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B.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大会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