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明史·宋濂传(选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 宋濂①,字景濂。性诚谨,...

阅读《明史·宋濂传(选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

宋濂,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人过。(帝)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未尝)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讦(jié):攻击。③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④恶:同“勿”。⑤诮(qiào):讥讽。⑥不以姓氏:而不称其姓氏。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间召问群臣臧否               ②未尝一日书卷(       

既而帝览其书(                 景濂,几误罪言者(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于学无所不通

A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B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2.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通读全文,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2分)

 

1.⑴①善恶,指评论人物好坏 ②离开,丢下 ③不久 ④非,如果没有(每词1分,共4分) ⑵C 2.于 是∕ 帝 ∕廷 誉 之 曰 3.⑴士大夫登门索要诗文者, 接踵而至。(“造”“先后相踵”各1分) ⑵(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能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略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入”“则”“出”“恒”各1分) 4.运用侧面描写(1分),士大夫来访并索要诗文,诸国重金收购,衬托出宋濂学术之高(1分)。 【译文】宋濂,字景濂。性情诚恳谨慎, 长期在宫中为官, 却从不攻击他人过失。太祖暗里召宋濂询问群臣的善恶优劣, 宋濂只是列举表现优良的大臣, 并说:“ 善良的人与我交朋友, 我了解他们, 而对那些不善之人, 我不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书一万多字,太祖大怒, 以此询问朝廷大臣的看法。有的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 这是不敬, 是诽谤,是违法。”宋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 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 陛下现在刚敞开言路, 怎么能给他定以大罪呢?”不久, 太祖翻阅茹太素的上书, 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 于是便将廷臣全部召来责问, 并直呼宋濂的字说道:“ 如果没有景濂, 我几乎就要错误地加罪于进言的人了。”于是太祖又当场称赞宋濂说:“ 我听说最上等的是圣人, 其次是贤人, 再次为君子。宋景濂为朕效力十九年, 从未说过一句假话, 也从未讥讽别人的短处, 始终如一, 他岂只是君子, 还真可以说是贤人了。” 宋濂从年少到年老,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对于学问没有不精通的,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登门索要诗文者, 接踵而至。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四方学者都称宋濂为“ 太史公”, 而不称其姓氏。 【解析】 1. 试题分析:(1)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去”的古今异义,“臧否”的含义。(2)于学无所不通的“于”解释为“对,对于”。A中解释为“向(对)”,B中解释为“到”, D中解释为“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关键词“造”“先后相踵”的含义,2句中的关键词“入”“则”“出”“恒”,句式要正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对人物描写分两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句话从侧面描写了宋濂。衬托宋濂的学问之高。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词人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遇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的情景和有所写下此词。②三五夜:阴历每月十五夜。 ③尘随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 ④山城:指密州。⑤社:农村节日祭神之所。当时的密州,因连年蝗旱,民不聊生,村民常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下列诗句与本诗描述的传统节日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描绘的是密州元宵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的景象。(2分)

3.请细读全词,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围绕“气象与物候”“广告多棱镜”这两个专题,班级开展了“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

1.【生活不易发展不易,且行且珍惜】你班易小星提供了一则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材料。

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环保法》)正式施行,对企业及政府部门的惩治力度大大加强。新环保法创新设计了“按日计罚”,并赋予环保执法人员查封、扣押的权力,环保部门可对超标或超总量的行为直接限产或停产。企业违法可以拘留责任人,因政府部门存在的多种违法行为而造成环境出现严重后果,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请为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2分)(不超过15个字)

2.【环保在行动,也是蛮拼的】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所造成的,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浪费制造了大量不必要的温室气体。其实,普通人只要在生活中算上一笔“节能帐”,稍加注意,就能节约不少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为增强节能意识,近日,班委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个人行动改变世界大气候”活动。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①上面语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抄下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仿照下面的例句,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环保的公益广告,要求引用古诗句并说出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广告中要引用古诗句。既可以作为广告中某句的成分,也可以独立作为广告中完整的某一句子,同时指出该诗句蕴含的物候现象)

例句:人人节约一度电,让家园“处处闻啼鸟”。物候规律:节约用电,减少温室气的排放,自然环境得到保护,鸟儿能够欢快地鸣叫。

宣传语:                                                       。(2分)

物候规律:                                                     。(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  

A.《格列佛游记》中介绍格列佛向大人国国王炫耀,很高兴地介绍了自己国家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并向国王推荐可以使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火药枪炮,国王大为赞赏。但在皇宫的辩论,没想到引以为豪的讲述会遭到女王的指责。

B《格列佛游记》中写在小人国“高跟党”和“低跟党”相争,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低跟党自认为是合乎古代制度的,而国王则偏向高跟党。因此,政府的官员都是高跟党的人担任。

C.《格列佛游记》介绍的“慧骃国”,是格列佛见到的最理想的国度,在这里他与慧马谈天论地,生活十分的开心而又惬意,但是当他想长久留在此地之后,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因为他只是“耶胡”,而非马。

D.英国讽刺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是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肯定。

2.一位同学在读《朝花夕拾》时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

B.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

A.B两段文字分别是指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答:A                         ;B                               

②请分别说说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古诗词中许多诗句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言精意丰。李白《行路难》中“              姜尚(姜太公伊尹典故,表达自己施展宏伟抱负的愿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魏尚自比,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我国反腐领域存在的问题鞭辟入里与会的代表忍不住为点赞

B.从冰雪融化到燕子翩飞,从佳木繁阴到北雁南飞,大自然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C2014年12月31日深夜,正值跨年夜活动,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游人鳞次栉比,由于现场突发性紧急失控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

D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高尖端技术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