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一【满分15分】 无人看到你的忧伤 ①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说不清...

现代文阅读一【满分15分】

无人看到你的忧伤

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说不清是悲是喜,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行走,听着我轰隆隆碾过的得意的车轮。

我读大学的时候,他才刚刚小学毕业,没有考入重点中学,有人见了他便嬉笑说:“你姐姐当初读的可是最好的初中,你念的这所,她看都看不上眼呢。”他也不争辩,白人家一眼,便用力地甩一下书包,一下跨上车走人。

他在学校里,遇到的老师,有听说过我的,上课的时候看他开小差,偷偷听流行歌曲,便用教鞭敲他的脑袋,挖苦他说:“你和你姐姐一个爹妈生的孩子,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他红了脸,将CD机关掉,耳机却是塞在耳朵里,始终不肯摘下。下课后有同学围拢过来,将一本最新的杂志放在他面前,指着上面我的笔名,说:“看你姐姐又发文章了,写得好棒呢,你那些经常被老师念的文章,不会是她替你写的吧,或者,是将你姐姐读书时的作文拿出来抄了一下?”他并不气,拿过杂志,翻到我的那篇文章,趴在书桌上,默默地看完,而后起身默默地还回去。

那时,我和他很少说话,放假回家的时候,看到我来,他都不会喊一声姐姐,却会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笨手笨脚地去厨房做饭,烧了稀粥,炒了青菜,还用油炸了丸子。我坐在沙发上看书,他便端过来,说:“吃吧。”父母回来看到他烧的饭菜,尝一口,说:“真咸,怎么能吃?”我替他解围:“比我做得好吃多了。”父亲便瞪眼:“做饭再好吃管什么用?学习要比你一半好我们也知足了。”我在家的时候,他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几率也高。常常便不知怎么就争吵起来。他不是那种叛逆到跟父母气势汹汹吵闹的孩子,他只是争辩两句,便出了家门。家人从不去找他,也知道他没有钱,根本走不远,顶多是在小城里游逛到天黑,而后踩着稀薄清冷的月光,寂寞地走回家去

有时候我会背着父母出去寻他,在家门口父母不会经过的小巷子里,他坐在石凳上,低头用一根树枝胡乱地画着什么,我劝他起来回家,他始终不肯,只说:“让我一个人待会儿。”我只好走开,没多远,听见后面啪嗒啪嗒的有脚步声,回头,却看到一只毛色灰暗的流浪狗,停住了,用忧伤的目光,安静地注视着我。我的心突然很疼,不忍再看,扭头走开。

年龄愈大,我们的话语愈少,后来他用几十元钱,从同学手里买了二手手机,开始发短信给我。也许是为了省钱,也许是希望我能倾听他的心里话,他的每条短信有好几十字,而我因为懒惰,回复给他,常常就一两个字。

有一天在家,我无意中进入他的卧室,打开床前的抽屉,看到一本厚厚的留言册。心里好奇,打开来看,一页页地翻过去,心内便生出丝丝的疼痛,犹如一把小刀,面无表情地割着我的手臂。几乎每隔两页,便会看到别人给他的留言里,千篇一律地说:真羡慕你,有一个如此优秀的姐姐,有她一路帮扶着,想必你也会有美好幸福的未来。留言册的下面,是一本一本的杂志,我的文字,在其中光芒闪烁。而我出过的第一本书,也不知他从哪儿买到,已经翻看得书页脱落,却在抽屉的最里面,以它夺目的光泽,将他整个的年少时光,霸道地笼罩。

突然想念10岁以前的他。在雨后的泥地里,我载不动他,他便啪一下跳下车去,踩着软泥,在小路上一边奋力飞奔,一边回头看我,而且兴奋地大喊:“姐姐,快点骑啊!你追不上我啦!”我看着他两条瘦瘦的小腿,犹如一只鸟儿的翼翅,自由地在风里拍打,心底的温情,慢慢膨胀,成为一朵大大的棉花糖。

那段记忆,我写入了书里,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看到;而我也会看到,他褪掉沉重的外壳,如一只蓬勃的大鸟,毫不犹豫地飞离我锐利冷硬的光环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画线句“他从小便生长在我的光环里”相应的事例。(4分)

2.请结合内容,概括情节,分析青春期的“弟弟”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文章内容

“弟弟”的性格

别人嬉笑他,他很少争辩,只白人家一眼

内向、沉默寡言

老师批评他,他将CD机关掉,耳机塞在耳朵里,始终不肯摘下

爱姐姐、敬佩姐姐

与父母争吵后,独自到外边坐着

孤独忧伤

渴望理解

3. 段画线句写得生动感人请作简单赏析。(3

句子:踩着稀薄清冷的月光,寂寞地走回家去

4.第⑧段中回忆了“弟弟”10岁之前的事情,这属于哪一类记叙顺序?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①“他”上的中学没有姐姐的好,被人嘲笑;②老师借姐姐来贬低、挖苦“他”;③同学怀疑“他”的文章是姐姐写的或抄姐姐的;④父母因“他”的成绩没姐姐的好而轻视“他”。⑤留言本上写满别人羡慕“他”有一个优秀姐姐的文字。 【小题 2】①倔强(叛逆、固执等)(1分);②笨手笨脚地去厨房为姐姐做饭(1分),收藏姐姐发表文章的杂志(1分);③给姐姐发短信,短信都比较长。 2.答案示例1:这一句情景交融,用“稀薄清冷的月光”来表现“弟弟”当时寂寞的心情,生动感人。 2:月光本是抽象的,无形无色,也没有温度,这里用“稀薄清冷”形容,就把抽象的月光写得具体生动,烘托出“弟弟”落寞的心情。 3:“踩”字用得好,这个动词把月光写得似乎可以感受得到,写出了“弟弟”落寞的心情。 3.插叙(1分),(内容上)补充描述了幼年时姐弟一同出游情景,(情感上)体现了浓浓的姐弟之情,(结构上)为下文抒情、点明主旨做铺垫。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记叙顺序中的插叙,这一插叙从内容上补充描述了幼年时姐弟一同出游情景,体现了浓浓的姐弟之情,从结构上为下文抒情、点明主旨做铺垫。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满分10分】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我们在书中认识多彩世界,我们在书中感受喜怒哀乐我们在书中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

学校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并完成10-12题

1.学生会准备明天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读书交流会”,派你去请张校长于下午3:00参加见到张校长,你将怎样说?(3分)

答:                                                                         

2. 语文老师写了一篇题为《好书赞》的诗歌,其中有几个空格;请从后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写在①-④处,使诗歌前后连贯,音韵和谐(4分)

好书赞

书是    ,最可亲;诲不倦,更热心。书是    ,常交流;天下事,共探求。

书是,两岸伸;                。书是,放光明;               

A.      B.      C. 连中外,通古今     D. 指方向,照航程

3.班里举行名篇朗诵会,有位同学朗诵了一首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3分)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选自《繁星·春水》,这是作者在印度诗人        的诗集《            》的影响下写成的。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10分)

①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则)

②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何其芳《秋天》)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满分8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虽有嘉,弗食,不知其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肴》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河中石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不其忧   堪:能忍受

B.不知其   甘美

C.不可得     竟:毕竟

D.十余岁     阅: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A.其邻人父亦云。           (《智子疑邻》)

B.沿河求,不亦颠乎?       (《河中石兽》)

C.其反激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河中石兽》)

D.学学半。”其此谓乎?    (《虽有佳肴》)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山门圮

B.温而知新      此独以跛之,父子相保。                   

C.暮而果大其财      马无故而入胡

D.三人行,必有我师      二石兽并沉

4.对本学期所学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虽有佳肴》开头由美食说到求学,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学习要多向老师请教,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B.《河中石兽》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结局,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C.《塞翁失马》告诉人们: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D.《智子疑邻》告诉人们,听取意见应该听正确的,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要因感情的亲疏而有所偏废。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的语言,品味和赏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明亮耀眼的特点。

B.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

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

D.“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曹操《观沧海》中,借助丰富想象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 《钱塘湖春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行不足”,说明诗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了。

C.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是批评歌女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不管国事、只顾享乐的上层人物。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描写诗人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坐在西窗下,点着蜡烛,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