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啜泣 (chuò) 狩猎(shóu) 静谧(jìngmì) 骸骨(hái) 小心翼翼(yìyì)
B.档案(dàng) 卑(bēi)微 气氛(fēn) 收敛(liǎn) 头晕目眩(xiàn)
C.刹(chà)那 喑哑 (yīn) 迸(bìng)溅 一霎间(shà) 更胜一筹(chóu)
D.宽恕(shù) 簒(cuàn)夺 啜泣(chuò) 称(chèn)职 忍俊不禁(jīn)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
书籍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目:秋日里的怀念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表达真情实感,夹叙夹议;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分)
2.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丹麦女学生选择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和人体感受比较类似。
B.人体接受辐射量的大小跟无线路由器的功率和距离有关。
C.目前研究成果已表明WiFi信号会损害健康。
D.WiFi采用的是高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后,使用路由器时你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分)
[链接材料]近日,网友“Evi1m0”通过微信公众号,晒出了一个劫持路由器的案例,详细描述了如何攻下隔壁“女神”的路由器,并黑进其电脑、手机。该网友表示,发布此帖主要是提醒网友关注路由器安全,避免损失。“Evi1m0”透露,破解路由器的成本低廉,破解软件和密码字典都可从网上免费下载,所以希望网友使用路由器时,尽量设置复杂的密码,“同时采用大小写、数字和标点符号的密码很难被破解。”蹭网者也可访问路由器WEB管理界面。“只要登录到这个管理界面后,就意味着对方登录的任何网站,蹭网者都能同时登入。其一举一动,蹭网者全部能到。”“Evi1m0”在案例中称,蹭网者最终顺利劫持路由器主人的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网等个人社交账号,“如果蹭网者恶意劫持,则可以实现对路由器主人账号进行任意操作,甚至可能危及个人网上银行等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父亲的大学
①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
②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③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
④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
⑤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锁着。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邻家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
⑦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
⑧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村长、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委琐。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
1.阅读全文,本文蕴含了作者对父亲丰富而有变化的情感,说说具体有哪些?(3分)
2.阅读第⑤节,说说“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的原因是什么。(3分)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2分)
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
4.本文第⑤段的最后一句“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里同样有一句“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同样的话在两篇文章中都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只有“现在”才能觉得“那时真是太聪明”?(4分)
5.文末“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以“我”的口吻写一段话给父亲。(不少于100字)(4分)
比较阅读《桃花源记》(节选)与《记承天寺夜游》,完成7~10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仿佛若有光(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念无与为乐者( )
④相与步于中庭( )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具答之 何陋之有
B.遂与外人间隔 选贤与能
C.欣然起行 屋舍俨然
D.念无与为乐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