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完成 16--18题。(共10分) 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

阅读《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完成 16--18题。(共10分)

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

     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也;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非常形象,生动,精到,被广泛认可。其实,著述出书也有三种境界。

     其一,为满足追名逐利的私欲而著述出书。随着出版政策的宽松和印刷技术的发达,一些人写书出书的热情汹涌澎湃,他们仿佛文曲星下凡,洋洋万言倚马可待。皇皇巨著隔夜而成,但是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沽名钓誉必然经典难觅,这样的书,                   

    其二,              。如司马迁所言:“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遇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其实司马迁自己都是在遭受李陵之祸后,于巨大屈辱之中,因“郁有所结而不得通其道”。乃“述往事,思来着”,这才有了《史记》的问世,又如【甲】这样的书,情感充沛,令人唏嘘,但常常困于个人小圈子。

     其三,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如孔门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论语》,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知论等等;弘扬了孔子思想,传播了儒家文化,对后世影响至深。又如【乙】。这样的书,寓意深远,警醒世人,其思想至今影响中国和世界。

    相比而言,第一种其实根本算不上境界不值一提;第二种虽令人感叹,但大多郁结了个人之遭遇,境界不够广阔;只有第三种,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敬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最高的境界。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从下面四个论据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4分)

诗人屈原,因屡屡遭受来自贵族的排挤和打击,于是“发愤抒情”,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离骚》《天问》。

傅雷以自己深厚的父爱吗,为儿子留下了充满拳拳爱子之心的《傅雷家书》。

鲁迅为了改造国民劣根性,毅然弃医从文,愤世著书。为后人留下了数量巨大,品味极高的精神文化遗产。

陶渊明远离浑浊官场,回归田园,给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3.请根据文意,将文章中两处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我们应该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或 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是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 2.乙: ③ 甲:① 3.①思想肤浅、内容空泛,并且出现文盗混迹的闹剧。(表述形式与后两段一致,指出该类书的缺点即可)2分②为抒发命运多舛的才情而著述出书。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从文章的中间提出来的,表明作者的一种看法.主张和见解即“我们应该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 2.这里运用“遭排挤的屈原,写《离骚》《天问》,论证了“有些人为抒发命运多舛的才情而著述出书”的观点;运用“鲁迅弃医从文”论证了“我们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的观点。 3.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回答,①处是第一种不良著书观点“为满足追名逐利的私欲而著述出书”所得出的结论;②出为作者所反映的第二种不良的著书观点。 考点:中心论点 补充句子 补充论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粥里春秋》,完成题。(共15分)

粥里春秋

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③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④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⑤五月,六月,七月。

    ⑥追肥,拔草,治虫。

   ⑦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⑧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⑨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⑩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1.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补充完整。(每空用四字词语回答)(3分)

   刚刚懂事,           →年龄稍大,              →上大学时,                   
2.请简要赏析选文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5分)

                                                                   
3.选文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选文⑩—12段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7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

【甲】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 长跪而之曰(   )      (2)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2.翻译。(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译文:                                   

  (2)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2分)

译文:                                   
3.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片段,按要求在横线上填写。(3分)

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1)材料中A处人物是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2)A“痛打这厮”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历史,表明创业维艰的千古名句是            

          

 

查看答案

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A.沙场点兵——辛弃疾     燕然勒功——窦宪      

  B.三顾茅庐——刘备       囊萤映雪——孙敬

C.击楫中流——祖逖       一鼓作气——曹刿         

D.门庭若市——邹忌       舍生取义——孟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