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任选其一,30分) 1.有人让一位文学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世界,他深有感触地说...

作文(任选其一,30分)
1.有人让一位文学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世界,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世界,真的好美。”也许生活中你也有同样的感想,请以“这世界,真的好美”为题作文。
2.班级是个大家庭,班级里面有很多感人的小事,一想起来就有人热泪盈眶;班级里面还有许多平常琐事,一提起来就让你滔滔不绝;班级里面还有很多令人玩味的趣事,一忆起来就会忍俊不禁……请结合你自己的经历,以“班集体”为话题作文。

要求:1、有真情实感,叙议结合。2、不能直接以“班集体”为题目。3、不少于600字。

 

略 【解析】 1.【审题指导】 文题是一篇命题作文,写好命题作文,应注意以下亮点: 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审题关键在审上。首先,要读题,认真完整地一字不漏的把题目读完,然后要品,要理解题目所包含的信息,题目有什么要求弄清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重点。总之,审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快速、准确。 确定文章中心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学生要认真审题,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旨。 选材 要写好作文,选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确定所写文章的主旨后,要精心选材,所选材料应该新颖、真实、典型,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构思 一篇文章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一致,就必须巧妙构思,合理布局。根据自己所选材料的需要,巧妙地安排好线索、顺序,妥善安排好结构,合理安排好文章的先后和详略,从而写出来的文章给人以新奇美妙、赏心悦目之感。 语言 语言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对语言要精心锤炼,语言表达可清新亮丽、或俏皮幽默、或古朴典雅,总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各种修辞方法、长短句,可巧妙安排,综合运用,尽显自己的文采。 2.【审题指导】 文题是一篇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亮点: 审题 能否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步。同时准确把握提示语和话题的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提示语往往带有一定程度上倾向性,是指向话题的一个路标,也是命题人为学生提供的一个指南针。 拟题 一个好文题,对写好话题作文尤其重要,拟题时,务必紧扣自己确定的“话题角度”拟个高水平的题目,但切记:话题不是文题。 构思 在构思时应学会切分话题,化大为小,宽题窄做,以小见大。同时,养成先拟题纲的写作习惯,拟题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的过程。 4.语言 语言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对语言要精心锤炼,语言表达可清新亮丽、或俏皮幽默、或古朴典雅,总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各种修辞方法、长短句,可巧妙安排,综合运用,尽显自己的文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在空格中填上相应的诗句。(2分)
2.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从意境、修辞、语言等任何一个角度赏析颈联。(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溪行        (2)芳草鲜美              (3)便要还家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多爱一次

鲁小莫

前年,他患眼疾,视力严重下降,外物在他眼里只是一团模糊。那是一段心灰意冷的日子。先是单位借故辞退他,而后女朋友离开他。他的心里,成天灰蒙蒙地飘着细雨。

  每天下午他都要去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傍晚时分,再顺原路回来。这条路,他走了20年。路边的每一块石砖,他都再熟悉不过了。可那段时间,这段路整修,到处被挖得坑坑洼洼。

  他极力辨认着坑洼处,尽量绕开,可还是不可避免地闯进去,一次次摔倒。根本没人注意他。他的心里充满愤怒。以前,他曾多次帮助盲人过马路,可为什么自己需要帮助时,却无人理睬?他想,视力恢复后,他一定将这些愤怒,扔垃圾一样统统还给周遭。

  他摔了三天跤。第四天,再经过这段坑洼路时,他听见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一个小男孩跑来,说:“叔叔,我帮你。”一只小手伸进他的手心。

  他的心里吹进一股清凉的风。由男孩牵引,他很顺利地通过坑洼处。

  此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男孩总是及时出现在他身边。他有些惊讶,问起才知,男孩住在路边,从自家的阳台上,可以看见他走过来。

  他微笑着问:“你家住哪一栋哪一层?”他想视力恢复后,一定要登门感谢,感谢男孩和他的父母。

  男孩却沉默一会儿,说:“叔叔,妈妈说,不要告诉陌生人住在哪里。”

  他笑了,不再过问。

  第二天,他带来一罐饼干。没想到男孩还是沉默一会儿,说:“叔叔,谢谢你!可妈妈说了,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转身又跑了。

  他拿饼干的手擎在半空,愣住。原以为孩子的心,是没有污染的天空。其实,孩子同大人一样,也会遭遇冷漠、自私、欺骗……于是,孩子早早地学会保护自己。这也许无可厚非。令他感动的是,尽管男孩心存警惕,却不妨碍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别人,爱别人。

  他觉得一股强烈的阳光,猛地射进他的心中。

眼睛康复后,他又找到一份工作。那段路,他还常常走过,他的掌心里,始终留有男孩的温暖。是男孩教会他,不管世界怎样,都不妨碍我们做个好人,多爱一次。

(《青年文摘》2008年7月上)
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2.找出文章中“他”心情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说说变化的原因。(5分)

心情变化的句子:

变化理由:
3.文章最后一段“那段路,他还常常走过,他的掌心里,始终留有男孩的温暖。”一句中,“男孩的温暖”指什么?(2分)
4.小男孩的妈妈在文中并未出现,但她深深影响着小男孩的行为,请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分析小男孩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回答问题。(14分)

【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 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B)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节选)

【二】(C)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D)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故宫博物院》节选)
1.段(一)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是一句话?这体现出本文什么样的说明结构?(2分)
2.结合语段(一)中“败笔”一词的意思是——————(2分)
3.文段(二)主要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特点_到________的顺序说明。(3分)
4.文中划横线的A、B、C、D四句话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分)

A       B           C            D
5.段(一)“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一句中“没有一个不”能否替换为“都”?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本学期的名著导读向我们推荐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本书,如果你是老师,请你任选一本设计一下。
1.你会选择哪一本书放在哪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向同学们推荐?并说明理由(2分)
2.你将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