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选择其中一句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选择其中一句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2分)

    2012年淮安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

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我选择修改____句:                                                          

 

我选择修改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我选择修改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策划和实施读书节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句①毛病为不合逻辑。前后失衡,缺乏照应。该句前面是一种条件“关键在于”,后面却说了两种条件,所以应删掉“能否”。句②语病为语序不当,不和事物的客观规律。应为先策划后实施。 考点:修改病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不屑置辨      淅沥      温文而雅      典籍

B、前呼后拥      热衷      老谋深算      渺茫

C、锲而不舍      锤练      冥思苦想      附和

D、光彩熠熠      韶华      死心踏地      婉惜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万(rèn)   (chuò)  虎视眈眈(dānɡ) 谄媚(chǎn  mèi)

B、流(jīnɡ) 裂(jūn)   彬彬有礼(bīnɡ) (piāo)

C、理(còu)   (jié)   坦荡如(dǐ)    骗(kuān)

D、户(qǐ)    骂(màn)   惴惴不安(zhuì)  (jiù)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在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

阅读上面的文字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9—23题。(20分)

                                  母亲的守望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

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像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

                  (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
1.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4分)
2.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4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3.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4分)
4.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4分)

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变化原因:                                                     
5.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查看答案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9分)

                                 冯骥才

    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森林不单是维也纳人度假的去处,平日黄昏人们也常常驱车到城市东北角的卡伦堡山上,大口呼吸林海中清新湿润的空气。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树木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维也纳人整天眼睛被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世人只知道这片森林受益于施特劳斯的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而名扬天下,引来千千万万旅游者,为这座城市赢得外汇。哪里知道维也纳人与这片森林互惠互助,相依相存,这片森林也给了那位“圆舞曲之王”以创作的灵感、冲动和深情。

    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面积40平方公里,有人说方圆百里。其实这个被称作“森林王国”的奥地利,拥有370万公顷森林,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所覆盖。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一出城市,到处是这样的景象: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阳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维也纳森林是指维也纳城市近郊一带,地势最高不过海拔400米,很少针叶树,多为阔叶林,榆槐桉桐等数十种树木,交相混杂,每逢春至,树上开花,小鸟欢叫,各种野生小动物奔跃其间。这景象与南部蒂罗尔州那种高山峻岭,松柏参天,雪溪喷泻,全然两样。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倒与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味道更相调和。

    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在维也纳,(      )太阳怎样灼热,(      )站到树阴里便立刻清爽宜人。中午与早晚,温差非常分明。(      )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会很快凉爽下来,维也纳人在夏天夜里也要盖被子睡觉,(      )是一场雨后,天气如秋。

    我在游览维也纳郊外一座皇家猎宫时,骤然风雷交加,大雨疾降,忽见大片草地冒起浓浓白烟,林间更是烟雾飞扬,很是壮观。这种景象以前很少见到。导游告诉我,这是因为森林和草地吸收阳光的热量,冷雨一浇,顿成烟雾。我才知森林与草地作用的非凡。

    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由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倍加珍爱。早在1852年奥地利就颁布了《森林法》,一百余年沿用至今。这实际上就是严格的森林保护法,科学性与应用性结合得很完美。比如采伐,伐掉的那一片林木的空地,正是需要阳光射入,促使森林更好生长之处。所以,奥地利人从来不缺乏木材,也不缺乏绿色。

    如果留心观察,还会发现维也纳人对房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对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你很难发现一小块枯草。他们甚至不肯使用汽车里的空调,担心废气污染草木与空气。在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无论何处,张目一看,总有鲜艳的花木在视野之内;放眼望去,空气透明,视线无阻,只要目力所及,那些远远站在楼顶上的一座座雕像的面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绝无尘烟障目……

    一天黄昏,我在城市公园正欣赏露天音乐会,忽然大厅顶上发出声声呜叫,音调似猫,其声宏大。扭头望去,原来是一只大孔雀站在上面。孔雀是逞强好胜的飞禽,她要与乐队一比高低。这引得人们都笑起来,但无人驱赶孔雀,乐队更起劲地演奏,随后便是乐队与孔雀边奏边唱,奇妙之极。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亲密关系的颂歌吗?

    这不正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最动人的深层内涵吗?
1.维也纳人与维也纳森林的关系是什么? (2分)
2.联系上下文,给第五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然后把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A.尽管  B.只要  C.即使  D.无论  E.只有  F.特别
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4分)
4.结尾句的“深层内涵”指什么? (3分)

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亲密关系的颂歌吗?

    这不正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最动人的深层内涵吗?
5.读了本文,带给你怎样的启示?(限100字以内) (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