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7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    (2) 长跪而之日(      )

  (3) 可以南面而制秦(      )     (4)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今吾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守之        不思则罔

  C.聂政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出其门

  D.安陵君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
3.翻译。(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2) 盂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2分)

                                                                                   
4.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分)

 

 

 

 

1.(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2) 长跪而谢之日(道歉) (3) 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应该、应当 ) (4)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的原因) 2.C 3.(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值得说得到了贤士! 4.先 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5.示例: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解析】 试题分析: 1.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要正确理解,牢固掌握。注意“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 2.A项第一个“以”是“用”的意思,第二个是“因为”的意思;B项第一个“而“表示承接,第二个表示转折 ;D项第一个“其”是加强语气的作用,第二个是代词;C项两个“之”都是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意思。 3.翻译第一句话注意“布衣”是“平民”的意思,“徒”是“光着”的意思,“抢”是“撞”的意思;第二句“雄”指的是“首领”意思,“岂”是“难道”的意思。 4.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来划分停顿,不要把意思划破。 5.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甲][乙]两文答出对“士”的合理的理解,即可得分。 考点:文言文实词、虚词解释 翻译句子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文言文阅读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10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解读徽标(3分)

学校收集了以下三幅传统节日徽标,请你依照示例,简要说说“春节”或“中秋”的主体图案内容和寓意。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示例:端午徽标,主题图案利用粽子、龙舟这两个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山川连绵、龙舟竞渡的画面,舟中嵌入“端午”二字,加强标识的整体感。寓意生活满载希望,蒸蒸日上。

 

 

 

2.活动二:探寻习俗(2分)

请你写出厦门“春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我选“              ”。

①民俗活动:                                                            

②饮食文化:                                                            

3. 活动三:谈古论今(2分)

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_________,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喜送祝福(3分)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给你的老师写一条节日祝福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9分)
1.《水浒》选段阅读

①根据下列摘录的人物对白,请你说说出自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1分)

我等一百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选自《水浒传》)

人物:                 

②从上一题的对白中,可知粱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请从林冲、卢俊义、武松三个人物中选择相对应的类型,将人物的名字写在横线上。(3分)

A.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  B.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C.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2.补全回目(5分)

A._____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B.假李逵剪径劫单身,_____沂岭杀四虎

C.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_____拳打镇关西  D.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_____误入白虎堂

E. 徐宁教使钩镰枪 ,_____大破连环马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下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汉字经历了古文字、今文字两大发展阶段。这里讲的“古”“今”有特定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汉字就是古文字, 。事实上,这里的“今”是相对于汉代而言的。汉代通用的字体是隶书,多数文字学者就把 ,而把晚于隶书(包括隶书)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今文字。如果细分一下,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有位美国小学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 挨个向5名八九岁的孩子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四个孩子都答“不让”,各有各的理由。只一个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 ”虽然所有孩子的答案都“离题”了, 不符合“标准答案” ,但老师都给他们一句“很好的尝试”的赞许。

这位老师给学生赞许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