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

                                                                            
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4分)

 

                                                                            
3.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

 

 

                                                                            
4.第⑥段中加横线的“这些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2分)

                                                                            
5.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1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1.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2.不能颠倒(1分)。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3.指的是那些: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的人。 4.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文章在前文四个段落的铺垫之后提出观点“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1.仔细读第③④段的内容,集合论点来概括论据,如第③段讲的是“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第④段讲的是“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 2.文章语句的安排要符合逻辑顺序。第⑤段中’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前一句承接上文的论述,而不一句引出下文,所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上下文结构紧密不可以随意调换。 3.结合上一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来分析判断。 4.仔细分析这句话,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大浪淘沙”,运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地论证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的观点。 考点:中心论点 概括论据 句子顺序 指示代词理解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最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计事

    B.又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 中力拉崩倒之声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屯长/天下唱,宜多应者。         

D.九百人大泽乡 / 时先主新野。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C.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D.陈胜起义钱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

 

查看答案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5分)

(1)  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陈寿《隆中对》

(2)  怀怒未发,祲降于天《战国策》

(3)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

(4)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5)  此人可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查看答案

进入初中,同学们特别希望父母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那么就请你从最近了解的名著中选一部向父母推荐,并谈两点自己的阅读体会。每点不超过20字(3分)

推荐的名著:《                        

我的体会:1:                                                                  

                                 

2:                                                                               

 

查看答案

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 (3分)

A.初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 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见贤思齐”,让你我更善于向他人学习,尽快取得长足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