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美丽的自然风光...

作文(50分)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美丽的自然风光,美丽可爱的动植物,美丽可亲的人物,美丽动人的故事,美丽深刻的人生感悟……美,充实着我们的生活;美,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美,创造了华丽的篇章。“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吧!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

要求:现在,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作文。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与人名。

 

收藏幸福   一个人宣称自己幸福的时候,那不一定是真的幸福。 去年秋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参加一个节目的拍摄,遇上一位少女。 在演播开始之前,我们都坐在演播室外面的走廊里,唯有她坐不住。她兴奋得双眼炯炯、手足无措,不断的对我们说:“我真是幸福!我太幸福了!”她为平生第一次被中央电视台邀请而感到幸福,更为即将为某部领导接见而感到幸福。 我再次见到这位少女是前不久的事情。在北京的一个读者俱乐部里,她静静的坐着,年轻的脸上布满过分凝重。后来,她十分沧桑的告诉我:“我是多么幼稚可笑啊!那天我简直就是小丑!当然,我再也不会那么傻了,哪里有什么幸福?狗屁!”大约前后也就是一年光景吧,那少女就全盘否定了她以前那么充沛的幸福之感。 我不知道在那少女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是,在我看来,她健康的活着,她年轻漂亮,她还有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她身上挂着随身听,她喝茶的时候嘴唇有力而充满渴望,她的皮鞋光洁如新。这就够了,这证明她完全有可能遭遇幸福。不过,自古少年多激愤,常常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个样子的少女也是不奇怪的。幸福到底有没有?当然是有的。只是幸福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和肤浅。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能当作幸福,那不过是一种燃烧,注定会转瞬即逝。幸福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它直接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有关,而与一切世俗的、物质的东西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所以,获得某种荣誉,得到某种奖赏,甚至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世界性的,它们也不一定就是幸福。要知道,所谓世界性也是一群人在热闹而已。有太多的因素随时会击碎人为构造的热闹和光荣。关键是自己的心灵,它是否在那一瞬间冲破肉体的层层屏障,直接接受那极度欣悦之感,并且把那欣悦之感攫取回来种植在我们的感觉之中,然后,就有一股甘泉开始在我们的血管里缓缓流淌,长久不衰地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无论在我们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只要想起它,它就会流淌和滋润。这才是幸福。说实在的,人的短暂一生,幸福并不多见。它是需要我们精心收藏的。当你埋头工作了许多时日,终于在某一时刻圆满完成了预想的工作,你站起身来,推开窗去,恰好这一天外面是蓝天白云,花香草也香,那么,深深的呼吸吧,放眼远望吧,微笑吧,呼喊吧,不要急于结束这一刻,不要忽略了这一刻,这就是幸福,慢慢品味它,享受它,并且收藏它吧。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香车宝马、功名利禄,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幸福是另外的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是需要微妙对应的东西。只有懂得收藏才会懂得品味,只有懂得品味才会抓住幸福。幸福这东西,拿起来与放下去是大不一样的。就如我认识的那位少女,她一旦放弃就发现幸福全都溜走了,她只好认为幸福是狗屁。但我们谁都明白幸福不是狗屁,人生需要它,否则,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就要求我们从点滴的生活中,发现美,并把它变成文字。本话题有两个关键词:“感受”、“美好”,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感受”是指寻找、发现、体验、感悟、反思,在文中要尽情发挥,要努力写出自己特有的心灵感受;“美好”比较虚无,要化虚为实,虚实结合。写作时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而选好写作角度,拟好作文题目,如“精彩瞬间”、“美丽的时刻”、“那一刻,我终身难忘”等等。选材上要能挖掘生活积累,撷取自己感受最深最为熟悉的人、事、物入文,要尽可能凸现个性,写出波澜,要有细节描写,真实感人。写人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记事时,要抓住最具有特征的环境来进行烘托等。不要矫揉做作,要抒自然情,写真情文。 点评:从日常生活取材,平淡中寓含深意。幸福是一种直接与心灵有关的东西,它与一切世俗的、物质的东西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幸福应该像甘泉一样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长久不衰地滋润我们的生命。人生短暂,幸福并不多见,它是需要我们精心收藏,只有懂得品味才能抓住幸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容,是汉语宝库中的瑰宝!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西方舶来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加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学校开展了“成语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研究的选题为“中学生使用成语的现状”,为了掌握真实的资料,你们决定向语文组老师进行问卷采访,请为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2分)

2.请阅读同学们收集到的以下材料并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3分)

【材料一】一些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随意篡改成语,像“默默无蚊”、“咳不容缓”、“牙口无炎”等“成语”在社会上流行开来,这些“成语”带来的广告效应十分明显,但却给青少年带来了误导,时间长了,人们便渐渐忘掉了成语的原形。但是人们却并不在乎,因为有网络的存在,想用什么成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材料二】在问卷调查中,李老师说:“每次批改作文的时候,学生在文章里错用、滥用成语的问题很突出,最令人头疼的是网络语言在一些文章里频繁出现,让人不知所云。”

【材料三】许多年轻网友喜欢使用随意编造的“成语”,让许多人招架不住。比如,“十动然拒”的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不明觉厉”的意思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这些“成语”虽言简意赅但晦涩难懂,而今横行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专门请来语言专家,在班会时间举行“小成语,大问题”的知识讲座,并邀请同学们的家长一起参加活动。你的爸爸认为学好成语,规范使用汉语是学生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因此不愿参与。对此,你规劝他说:“                                           。”(3分)

 

查看答案

家里养着月亮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④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⑤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⑥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⑦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⑧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我有些激动。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⑨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⑩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11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12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1.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对象的特点。(4分)

(1)停电之夜,我们在阳台所见之月:                  

(2)发现“家里养着月亮”的女儿:                         
2.从修辞的角度,说说下面句子是如何表达出作者对夜空的情感的。(4分)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3.请从文章的中心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12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4分)
4.请结合文章第9段“我”和“女儿”的不同的表现,说说生活在慵杂繁忙的社会中的我们如何才能发现生活的美。(6分)

 

查看答案

填空。(10分)

(1)                     ,人迹板桥霜。

(2)一腔热血勤珍重,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李商隐在《无题》中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的“泪”指       

这里还隐喻                       

 

查看答案

翻译句子。(4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查看答案

顾炎武精勤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手不释书                                   放下

B、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C、咨其风土                                   考察

D、或颠坠崖谷                                 有时
2.下句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咨其风土

A、以其境过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其如土石何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下列对顾炎武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顾炎武是一个勤奋的人,他从小到老都没放下过书,出门也带着书。

B、顾炎武是一个严谨的人,亲自到边塞亭障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并翻书订正。

C、顾炎武是一个专注的人,默诵经典时,即使遇到老朋友也装作不认识。

D、顾炎武是一学识渊博、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