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3分)
A.我们吃了一顿傣家风味的饭菜:芭蕉花、烤肉、炒蕨菜……
B.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堪称(kān) 谛听(dì) 镂空(lòu) 硕大(shuò)
B.老鸹(guā) 潋滟(liàn) 猬集(wèi) 愚氓(máng)
C.虬干(qiú) 倏然(shū) 龟裂(guī) 温馨(xīn)
D.斟酌(zhēng)嶙峋(lín) 红桧(guì) 参禅(chán)
表达与交流(45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者通过一系列曲折而生动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展示了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天真未凿的童心。请你写出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请先用一个短语概括情节,然后简单地描述它。不少于80字。 (5分)
2.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日子会更丰富;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日子会更踏实;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拥有同行者的帮助与鼓励,我们的日子会更顺畅……请以“充满阳光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①要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真情实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姓名。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15分)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3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分)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4分)
(5分)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掺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
1.赏析下面的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
2.你怎样理解课文中所说的“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这一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秦禾(9分)
秦禾者,字如农,无锡人也。以文名冠天下,苏门四学士也。嘉靖①二十三年乃第,知武康县,累功擢南京工部主事,后迁金华府知府,调永昌,卒于任。
公操守颇有古贤之风,为政廉仁,数十年无所取于民,不受竿牍②。客至,去,题其馆壁曰:“爱民如子,嫉客若仇。”尝捐俸请托,免武康修河夫五百名,百姓不知也。值岁荒,饥馑遍地,公开仓赈济,或阻之。曰:“俟上峰文檄至,民无孑遗③。有谴,吾自任之。”遂发谷数千石,活万余人。
①嘉靖:明世宗年号。 ②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 ③孑遗:遗留。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武康县 知县 B.活万余人 使……活
C.遂发谷数千石 几 D.值岁荒 遇到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俟上峰文檄至,民无孑遗。有谴,吾自任之。
3.请你结合原文说说秦禾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