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琐屑(xiè ) 黔(qián ) 皑皑(ái ) 瞥见(piē )
B.蜷曲(quán ) 呜咽( yàn ) 蹒跚(pán ) 蔫巴(niān)
C.蹊跷(qiāo) 嫣红(yān) 山坳(ào) 差使(chāi)
D.狼藉(jí) 募集(mù) 倔强(jué) 广袤(mào)
作文(40分)
冬天,因为有凛冽的朔风、阴霾的云翳、刺骨的寒气,所以人会感觉到冷。其实,冬天也有温暖。这种感受有时来自于一次倾情的关爱,有时来自于一个善意的眼神,有时来自于一句温馨的祝福,也有时来自于别人的鼓励……这样的经历让你心里暖暖的。
请以“冬天,其实不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限于记叙文,请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一)口语交际(2分)
星期天,小林到万绿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万绿园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有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1分)
清水微香(12分)
泾河
天色还灰蒙蒙的,东方初升的亮白映在我家纸糊的九宫格木窗上时,母亲已起床。梦境里,我隐约听见院子里扁担钩子相互撞击的声音、水桶摇晃的声音。母亲又要去挑水了。
我起床的时候,母亲已完成了她每天早晨的第一道功课,厨房那口赤褐色的大缸里已清水满盈。我计算过,按我家那对水桶的盛水量算,要担满这口大缸,是要挑四担水的。母亲要在水槽和我家往返跑四趟。母亲的额间浸着汗珠,身上散着热气,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而她的眉宇间却闪烁着明亮的精气神,有一股虔敬的威严和幸福感在里面。
多年来,她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从不饮用水缸里昨天盈余的陈水,而是每天必须挑来清新的鲜水。⑴端详着圆月一样充盈的缸口,聚敛的清水沉静地与母亲对望着,清幽深邃,一股新鲜的清香扑向她的脸面。那缸水,成了母亲心头独一无二的圆月,明亮地照耀着她,在她的心头晃来晃去。
那水,流经清幽的山谷,带着山涧车前子、蒲公英百草的清香,红鼻血花、野黄菊千花的芳泽,草莓、樱桃、蓝梅子野果的甘甜;带着林间白桦枝头滚落的晨露的晶莹;带着云卷云舒的雾霭的优雅;带着启明星的光辉,一路欢歌来到我家。这水是透亮的、清洌的、芬芳的。母亲说,喝上干净新鲜的水,心里是亮堂的,人一天是感觉不到乏的。
母亲像守护金子一样守护着那口缸,从来不许畜禽靠近,更不许小孩子们接近,小猫小鸡对那口缸是望而生畏,没有靠近半步,就会遭致母亲的呵斥和追赶,为防意外,母亲特意让父亲做了两块厚重的木盖,重重的压在缸口上,那木盖我小时候是揭不起的,所以,就无从接近那口缸。
这缸水,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带着某种神圣的意味。我有时站在院子里,看见静静站立在厨房漆黑的角落的那口水缸,觉得它是那般清苦和孤独,又觉得它满腹高贵与清香。趁母亲不在的时候,我有时悄悄溜进厨房,用手摸着水缸光洁温润的赤褐色釉面,手掌上沾满了潮润与冰凉的水珠。再次轻抚,却意外感觉到缸体上传递出一股母性的柔情,那股柔情是那样宽广、熟悉、绵延不绝。
在流火的七月,放牛或放学回家嗓子冒烟的时候,我多想喝一口缸里的清水解渴。我静静地站在缸边,看着母亲郑重其事地揭开水缸上的木盖,舀出半瓢清水倒进瓷碗递给我。 ⑵那半瓢水在碗里荡漾着微弱的涟漪,欢快而愉悦,像渴望鱼儿的小海洋。我迫不及待地饮了一口,一股透心的冰凉通过舌苔直达内心,一股从未有过的澄澈迅疾传遍全身。那口水在我看来,是甜过蜜汁的,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那半碗清水更甘醇甜美的了。包括我的父亲和哥哥们,从七、八月的“麦趟子”上下来,也都是大汗淋漓地先钻进厨房,饮半瓢甘洌的清水后,才惬意地坐在杏树下稍作休息,再洗漱吃饭。
岁月荏苒,清水为伴。我有时想,我这身子里面定然已被母亲悄悄注入下了一股小小的清流。它的样子应该酷似那条清澈的小溪,每时每刻都回旋萦绕在我的血液里,支支汊汊遍布我的全身。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11期)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句,从而理清这篇散文的思路。(3分)
_____________→清水的特质→母亲护水→_____________→家人喝水→_____________
2.题目“清水微香”点出了本文所写的水有哪些特殊性质?(3分)
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形象,充满灵气。阅读划线句,请任选一句自选角度细细品析。(3分)
(1)端详着圆月一样充盈的缸口,聚敛的清水沉静地与母亲对望着,清幽深邃,一股新鲜的清香扑向她的脸面。
(2)那半瓢水在碗里荡漾着微弱的涟漪,欢快而愉悦,像渴望鱼儿的小海洋。
4.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宇宙里有些什么(选段)(4分)
①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②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③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④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一点四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⑤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1.选文第①自然段加点的“至少”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选文第③自然段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鹬蚌相争(10分)
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①赵:国名。 ②燕:国名。 ③苏代:人名。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A、至之市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学而时习之 D、方为秋田之害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谓惠王曰 谓: ②蚌方出暴 方:
③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计: ④赵且伐燕 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