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600字左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大爱无声 天崩挡不住,地裂挡不住,高山挡不住,是你啊,我的亲人! 大爱无声。是谁,一百多个小时不眠不休,跑遍了灾区的每个角落;是谁,搂着孩子劝他不哭,自己却老泪纵横;是谁,不顾随时有可能坍塌的楼房,俯身安慰废墟下的生者;是谁,忧心如焚,四天之内白了头发霜了两鬓。是你啊,我的亲人!你的名字叫人民总理。 大爱无声。是谁,翻山越岭,双脚血涌,给灾区人民送去衣食;是谁,写好了遗嘱,从五千米的高空纵身而跳;是谁,身患癌症,刚化疗罢,便背着医生,偷赴灾区;是谁,被钢筋扎伤了腰,依然乞求着“让我再救一个吧”。是你啊,我的亲人!你的名字叫人民子弟兵。 大爱无声。是谁,趴在课桌上,用肉体与楼板的交响掩护四个柔弱的学生;是谁,搂住孩子的胳臂钢铁般坚硬,救援人员不得已用锯截断;是谁,与死神赛跑,把学生一个个抱下楼,自己却埋在废墟之中;是谁,女儿喊救命,自己却含着热泪先救助其他的学生,等回过身扒开瓦砾,女儿已停止了呼吸。是你啊,我的亲人!你的名字叫人民教师。 大爱无声。是谁,七十九岁的高龄,带着助听器,拄着拐杖,一刻不停地在病房间奔走;是谁,左眼随时都有失明的可能,依然写下“请战书”:即使眼睛瞎了,也要留在灾区;是谁,两天一夜的连续手术累倒在手术台上,心脏停止跳动近一分钟;是谁深山孤岛中,冒死前行,是谁堰塞湖下,给受灾群众送去急需药品。是你啊,我的亲人!你的名字叫白衣天使。 大爱无声。是谁,整天站在广场上为大家理发,从早上开始,到晚上天黑得看不见才收工;是谁,婚礼可以推后,救人不能耽误,赶赴灾区,不甘人后;是谁,一人带一把铁锨一把头,开一辆农用三轮车,跋涉2300多里路来到灾区第一线;是谁,自己的妻儿生死未卜,毅然忍着心痛帮助部队搬运分发救灾食品。是你啊,我的亲人!你的名字叫志愿者。 驱除黑暗,赶走阴霾,送来光明,是你啊,我的亲人! 【解析】 试题分析: “大爱无声”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一命题的出发点是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同时,作文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感恩,以感恩的心拥抱生活。 如果仅看题目,“大爱无声”好像似曾相识,可能不少学生都觉得读过类似的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但又一时无从下笔。因此,认真阅读作文题前所给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第一段说:“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有些学生看到这里就开始写作,甚至有的学生就用“眷眷的爱”“殷切的爱”“纯真的爱”“诚挚的爱”“融融的爱”作为小标题逐一描写。这当然偏了题,这种记叙描写或者大而无当,或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实稍稍用心阅读材料就会发现,审题的关键在“但是”之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也就是说,这一命题要求我们从细微之处体悟大爱体悟真爱。认真审题,一要把握“大爱”,二要把握“无声”,三要“于无声处见大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21分)

烧饼葛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下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③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

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饼。父亲说,好啊,老规矩,先揉半年面。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

⑥起初揉面,小葛那个狼狈,光是夏天不能用空调和风扇就够他受的。小葛开玩笑说:“着了风面团就感冒了,起硬皮儿,再怎么揉,都不会起那层活泛的光。”揉面就像练功一样,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中间最好别有停顿。小葛刚开始不懂,揉面时觉得眼皮重,照镜子一看,眼睫毛上都是白面粉,就去舀瓢冷水洗了脸。好嘛,就耽误这么点工夫,那炉饼就被父亲的老客挑毛病“面没发妥”。父亲问他中途是否走开,小葛才恍悟那个脸洗坏了:“回来就感觉面团的外面有点发硬,加上洗过脸手温低,面就醒不到位。”补救的秘方父亲也教给他:添一饭勺的蜂蜜,一大团面就救回来了。但这样做增加成本,而且饼偏甜,有些客人不见得喜欢。

⑦打十年烧饼,日复一日,有没有厌倦的时候?小葛笑:“做一万个饼,能跟做第一个那样有兴致,搁谁都是个难题。”支撑小葛把事情做下去的,是一位快九十岁的台湾老兵,老人家苏州人,二十岁之前在苏州和南京都住过,自八十二岁起,发宏愿要回来找“小时候的味道”,曾一个人在苏州小旅馆里住了十天,换不同的面馆吃了二十三碗焖肉面,“没有一碗达到我小时候的水准”,这种“回不去了”的怅惘,简直无法言说。还好,他回南京寻访故旧时,老友的孙媳给他买了“小葛烧饼”,老人吃得热泪直流,说要带一百个烧饼回台湾,“原来老味道还没有绝迹”。

⑧那天,小葛破例为这位客人多出了四炉饼。台湾老兵让他意识到,把看似微不足道的手艺传下去是有意义的,它跟每个游子牵着魂,绊着魄。

(摘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13年第8期作者:明前茶)
1.联系全文看,小葛的烧饼为何如此受欢迎?(4分)
2.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
3.请品析第②段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小葛是个怎样的人?(4分)
5.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辛苦劳累,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炉烤制做烧饼的

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15分)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②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③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④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⑤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摘自新西兰中文《先驱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4分)
2.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请将其写作思路写在下面。(3分)
3.理解文末两个“消遣”的不同含义。(4分)

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你所读过的作品,谈谈你对“经典”的理解。(4分)

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周国平)

    经典作品是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意大利·卡尔维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6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白:酒杯。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一处)。(2分)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猛浪若            (2) 互相轩邈      

(3)上下白(            (4) 日更定(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写法不同,请简析。(4分)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6分)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张耒,北宋诗人,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人的迫害,一再被贬黜,晚年居陈州,此诗作于晚年。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图画?(2分)
2.有人评“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见其品格”,结合诗句,谈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7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我”来到了大人国的皇宫,受到了王后的侏儒的哪些欺辱?(3分)

                                                                     

②有人认为《格列佛游记》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全面模拟,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