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纵使骗术再高明,作案痕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使骗术再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再干净,也总会有证据让骗子在事实面前显露出原型

B.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神驰心往。

C.近年来,浙江水军名扬天下,孙杨、吴鹏等泳坛名将在国内外赛场上叱咤风云,屡创佳绩。

D.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在南海侵犯我国领土、妄图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A 【解析】 试题分析:A“原型”的意思是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用在此句不恰当。 考点:词语运用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明眸善徕   吝(lìn)啬           B消声匿迹   纤(qiān)细

C心往神弛   隽(jùn)永          D谈笑风生   睿(ruì)智

 

查看答案

作文(20分)

夏,是多姿多彩的,它可以呈现出紧张热烈之美,也可以折射出清和闲适之境。请你仔细品读这首《山亭夏日》,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散文。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院蔷薇一院香。

 

 

查看答案

表达与交流(共25分)

中国式剩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号召,太湖中学开展光盘行动进校园,厉行节约好风尚”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开展调查】七(4)班同学深入阳光小区,就“去餐馆就餐打包剩菜情况”展开调查,制作了以下调查表。研读下表,写出你的结论。(1分)

阳光小区居民去餐馆就餐打包剩菜情况调查表(调查人数:200人)

   

    

占所调查人数比例

从不打包

148

74%

偶尔打包

36

18%

经常打包

16

8%

结论:                                                                                                                                                                                                  
2.【活动二:提出措施】10月1日,我市就如何推广“光盘行动”召开研讨会,提出以下做法。请你概括我市在“光盘行动”中采取的两项措施。(2分)

【材料】为推广“光盘行动”,我市开会研讨如何推广“光盘行动”,要求各单位要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酒店、餐厅显眼位置悬挂张贴“光盘行动”的标语,有条件的酒店、餐厅要在中央LED显示屏上反复滚动播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倡议书的内容。同时酒店、餐馆要改变经营方式,合理调整菜品数量和餐量,引导顾客适量点餐,提供“小份、半份”服务。 

措施一:                        措施二:                                         

3.【活动三:拟写标语】为进一步深化本次活动,校学生会准备拟一幅宣传标语张贴在学校食堂。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拟写标语的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上句:消除虚荣意识,反对尖浪费         下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放学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11)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12)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第—(11)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草莓(12 分)

(1)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桷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2)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 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3)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不有一天,也许两天

(4)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5)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年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6)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文章第1 段描写秋天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从行文思路看,本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                                                                    ___
2.文章第2 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2 分)
3. 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 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4 分)

答: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4.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六月的气息指的是什么?(2 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