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陶器与纸屑》,完成小题。(19分) 陶器与纸屑 ①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

阅读《陶器与纸屑》,完成题。(19分)

陶器与纸屑

①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的造型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只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②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个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屋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是石湾陶器的四倍。接着她熟练地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也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地说:“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来也不会破。”

  ③我的石湾陶器本来只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却成为一个庞大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把它提回旅馆,我立刻觉得烦恼,这样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体积早就超过手提的规定了,如果空运,破的机率太大,还是不要冒险才好,一个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④后来,我做了决定,仍然用手提,舍弃纸箱、碎纸和破报纸,找来一个手提袋提着。从旅馆到飞机场一路无事,但是刚上飞机没走几步,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只听到清脆的一声,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我惊魂甫定地坐在自己的机位上,把陶器拿出来检视,果然犀牛的右前脚断裂,头上的角则完全断了。

  ⑤我非常后悔,后悔没有听包装妇人的话,更后悔把纸箱丢弃。这时我心里浮起一个声音说:“对一个珍贵的陶器,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它相同珍贵的。”确实,我们不能只想保有珍贵的陶器而忽视那些看来无用,却能保护陶器的东西。

  ⑥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有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从少年带到中年,进而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生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我们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成长。

  ⑦对于一朵美丽的花而言,它脚下卑贱的泥土是同样珍贵的;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而言,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同样有意义的;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而言,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同等价值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叙述的事情。(3分)

 

                                                                                 
2.通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节有何作用。(4分)

 

                                                                                 
3.文章作者因日常生活小事而触发人生感悟,这是什么写法?请结合文章第⑥节,概括作者的两点感悟。(5分)

 

                                                                                 
4.(1)从语言表达上看,文章最后一节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3分)

 

(2)请仿照最后一节的句式,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再续写两句话。(4分)

 

 

1.“我”在香港购买陶器,因包装后体积太大而舍弃纸箱、碎纸,用手提袋提着,结果陶器被撞裂了。 2.(1)从反对购买沉重易碎的物品写起,突出旅行携带陶器的艰难不便,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2)描写陶器的具体情状,突出“我”对陶器的喜爱及陶器的珍贵,为下文写纸屑同样珍贵作铺垫。 3.以小见大;感悟:(1)对珍贵事物周围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2)我们应重视人生的负面因素,它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4.(1)排比;放在文章结尾,增强文章气势,有力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我们应重视生活中看似没有意义的东西和负面的因素。 (2)仿句示例:对于一座巍峨的高山而言,它山上的每一块渺小的石头是同样重要的;对于一段成功的人生而言,困难与打击是同样不可缺少的。(须吻合文章内容,句式须一致,连续两句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认真阅读文章,可知,主要人物是“我”,主要事件:在香港购买陶器,因包装后体积太大而舍弃纸箱、碎纸,用手提袋提着,结果陶器被撞裂了。 2.根据上下文可知,第1段从反对购买沉重易碎的物品写起,突出旅行携带陶器的艰难不便,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描写陶器的具体情状,突出“我”对陶器的喜爱及陶器的珍贵,为下文写纸屑同样珍贵作铺垫。 3.文章作者因日常生活小事而触发人生感悟,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结合第⑥节,可以从文章中提取出作者的两点感悟。 4.(1)结尾段三个句子结构相同,句式整齐,构成排比;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又因为排比句位于文章结尾,所以还有有力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的作用。(2)根据最后一节的句式,可知要仿写出一组排比句,从最后一节的内容来看,仿写句要积极向上。 考点:记叙文阅读 文意概括 文段作用 仿写 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嫦娥三号》,完成题。(13分)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联合开展着陆器的就位探测和月球车的巡视探测。探测器发射质量约3.7吨,着陆器质量约1.2吨,月球车质量约120千克,可载重20千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使用X波段测控,新建成的35米和64米大直径天线和原有的VLBI结合进行轨控定位。

嫦娥三号的月球车由航天五院研制,为三轴六轮结构,设计月面寿命大概为3个月,从2002年开始,上海航空航太系统工程研究所已经在一个复制月球表面的专门实验室中做实验,这辆1.5 米高、120千克的漫游车包括20千克酬载,并已在2010年5月完成程式指令集,它将携带望远镜进行短距运行和天文观测,为建立实际天文台做准备。月球车将在着陆点附近3平方公里巡游,行走路线不超过10公里,月球车还将使用机械臂采集月壤样本现场分析。

③这艘月球车有基本的自动导航设施,装有防止它与其它的物体相撞的传感器。能源将由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提供,所以月球车在月球的夜晚也可以工作。月球车底下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边走边探测。

④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将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2公里以上高度实现姿态控制和高度判断,转入变推力主发动机指向正下方的姿态;2公里以下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降落相机进行月面识别,着陆器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进行自由下落着陆。

⑤由于月球自转和公转都是28天,月夜长达14天,为了保证着陆器的能源供应,嫦娥三号使用了RTG同位素电池,这将是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2分)

                                                                                   
2.文章第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大概”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3.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4.下面的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将使用X波段测控,并进行轨控定位。

B.嫦娥三号使用的RTG同位素电池是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的电池。

C.嫦娥三号月球车不仅白天能工作,晚上也能工作,这项技术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

D.嫦娥三号月球车在进入月面前由上海航空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在复制月球表面的专门实验室做过实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18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注】①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②属:同“嘱”,此处引申为“劝酒”。  ③共适:共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亭翼然于泉上               2)醉翁之不在酒           

3)泛舟游赤壁之下               (4)而莫消长也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3分)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耳得而为声

A.醉翁意不在酒

B.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C.有良田美池桑竹

D.募有能捕者,当其租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期间所写,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还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请结合【乙】文第2节谈谈你的理解。(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7分)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②回:回旋。  ③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1.本诗首联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0字左右)(3分)

 

                                                                                 
2.杜甫有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结合本诗颔联,说说作者是如何炼字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1日晚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会晤,新一轮“习奥会”将是中美两国元首继今年3月在海牙会晤后的又一次碰面,两国元首将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进一步“对表”。

  去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举行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此后,两国元首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中美关系取得重要积极进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说:“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将聚焦在新型大国关系的坚持和发展上,并对这种关系进行再确认。”“中美关系将怎样发展,相信两国元首届时都会有表态。”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表示,有人认为中美跳不出“上升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冲突”的套子,但这些人必须看到中国的发展不是要跟人家争霸,不是挑战和压倒别人,而是要发展和超越自己,这点因素决定了中美关系与历史上大国关系之间的“根本性不同”。崔天凯透露,此次会晤将为今后持续扎实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做出展望、重申承诺、提出目标。

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中美合作愈显重要。中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奥巴马访华,中美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战略互信,减少战略疑虑,增进战略合作,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深入发展。
1.解释文中“习奥会”的含义。(1分)

                                                                                    
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3分)

                                                                                      
3.结合文段内容,解释“对表”的含义。(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甲】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乙】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2)    
2.【甲】段写样子意气风发,【乙】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