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4分)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14分)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已打电话过来。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教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予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1.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4分)

④故事情节:(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手机——回忆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心情很好——(    )。
2.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4分)

【答】                                                 
3.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4.南京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就此说说你的想法。(2分)

【答】                                                 

 

1.捡到;归还 不屑或想不通;不好意思 2.把手机交给学校,儿子肯定会受到表扬,但儿子却不愿受表扬,所以我感到“惊讶”。(2分)儿子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受表扬,而是做人的本分(1分)说明儿子不爱慕虚荣,为人善良,不虚伪,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为此感到欣慰。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2分,答出两点即可)这些描写方法更形象地刻画了小伙子丢失手机后的紧张以及手机失而复得后的惊讶和对我一家的感激。(作用2分两点)(共4分) 4.我会帮助别人。但要有智慧。例如扶老人时最后有证人。 【解析】 试题解析: 1.要围绕线索及人物的表现。 2.从心理描写(人物的想法)的角度分析。 3.描写方法的作用。 4.想法积极,方法可行。 考点:捕捉故事情节 文意理解 描写方法 拓展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两篇古文,回答题(14分)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遽其舟                        (2)不亦             

(3)其耒                          (4)复得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使冲烟飞鸣/因释耒而守株

B.是吾剑所从坠/至

C.舟已行矣,剑不行/兔走触株,折颈

D.楚人有涉江/宋人有耕
3.翻译句子(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答】                                                 

4.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分)  

【答】                                                 

 

查看答案

实践运用(11分)

作家赵丽宏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为此七⑵班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⑵【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进入初中,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2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                                                       (2分)

【检查读书成果】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         被困在山洞中,在最困难的时候,汤姆他们除了凭借蜡烛外还凭借一根         的帮助走出了困境。(2分)

汤姆的姨妈让汤姆做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的游戏吸引小朋友为他完成,并交换得到了小朋友的礼物,还从中发现了人类生活的—个重要的法则。这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答】                                                                             

 

查看答案

默写(9分)

            ,风正一帆悬。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⑶谁道人生无再少?                                             

⑷但愿人长久,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⑹青山有幸埋忠骨,                 

⑺《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看拼音写汉字。(4分)

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lì   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fù     ,也抚wèi    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chòu    怅。

 

 

 

 

 

 

 

查看答案

填入横线上的句序最合理的一项是下列对联配对正确的是(  )(3分)

  (1)四面湖山归眼底              a 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学海无涯勤可渡              b 万家忧乐到心头

  (3)山高自有人行路              c 雨滋桃杏万户红

  (4)风吹杨柳千门绿              d 书山有径志能攀

A. (1)—a (2)—d (3)—b (4)—c    B. (1)—b (2)—d (3)—c (4)—a

C. (1)—a (2)—c (3)—b (4)—d    D. (1)—b (2)—d (3)—a (4)—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