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妖娆(rǎo) 襁褓(qǎng) 骈进(pián) 唐雎(jū)
B.承蜩(tiào) 枘凿(luì) 鸿鹄(hú) 白频(píng)
C.风骚(sāo) 休祲(jìng) 扶掖(yè) 乐毅(yuè)
D.佝偻(gōu) 舴艋(zé) 亵渎(xiè) 缟素(gǎo)
大作文:(40分) 题目: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要求:1.有真情实感,说真话,数真情。2.文从字顺,条理清楚。3.中心突出。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5. 字数500字左右。
写作。(50分) (一)片段练习:联想与想象训练。(10分)
本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联想和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在写作中,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出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
现在 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调动修辞手法把“遥望” “繁星”“ 闪烁” 三个词合情合理地扩展成一段150字左右的语段, 130字也可。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个语段,完成文后小题。(11分)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A(混、含、带)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B(莽莽、苍苍)草原、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D(扑、漫、吹)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儿,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 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涌起的波浪。
1.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2分)
A B C D
2.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 ”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 ;丙文所描绘的是 的海风,其特点是 (4分)
3.甲文写春风时,从多角度去描绘,请你找出相应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①触觉:
②嗅觉:
4.这三段描写风的语段,你最喜欢哪一段?请说明理由。(3分)
答:
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完成文后小题。(8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④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以为顺流而下矣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文后小题。(16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 , ,在陋巷, , 。贤哉,回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
3.“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4.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