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战胜挫折或困扰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获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顿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之后的崇敬……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注重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一阵雨过后,空气也像被雨冲洗了一般,格外清新,如茵的草地上,点点露珠挂在草叶上,像一个个晶莹的水晶灯笼,太阳光照在上面,映出了缤纷的色彩。 明天就是13号,要中考了,我的心中掠过一丝迷惘与担忧:三年的奋斗即将体现在这三天,三年的等待只为这一战,万一考不上重点,万一临场失常……带着忧虑和不安,我走出了家门,出去散散心吧! 路边的花儿被风雨打折了,想要站起来重新开放,似乎不可能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吗?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会失败吗?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过我的脸颊。迷蒙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的身影——是纸吗?不,现在没有风,它却在微微颤动。走近一看,哦,是一只白蝴蝶,只见它全身湿湿的,显然是被雨淋的,两只触角极细微地颤动着,身上芝麻大的黑点依然可见。它停在花瓣上,似乎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就算周围有什么敌害,小白蝶也力反抗,它太虚弱了! 此时,我仿佛看到它在雨中挣扎的情景:大雨哗哗地下着,显示着它的淫威,小白蝶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被一个大雨点给打在了地上,它抖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可它那细弱的脚连站都站不稳。第一次,它没有站起来,第二次,它又倒下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啊,它终于站起来了,爬出了水洼……我的心坪然一动,多勇敢的小白蝶啊! 我轻轻捉住它的翅膀,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朝阳的地方,让它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它的身体又抖起来了,是怕我吗?噢,不要怕,我的小勇士,我微笑着离去。刚走不远,我突然想到我怎么可以把这么弱小的生灵放在那里呢,我又跑了回去,令人震惊的是,小白蝶飞向了天空。飞去之前,它在我的身边转了一圈,似乎感谢我,然后又飞走了,飞向了天空。——多顽强的小生命啊! 就在这一刻,我分明看见:天空,很蓝,阳光洒在我身上,很温暖!我忽然意识到:生命中会有太多的遗憾,但人要学会坚强,学会长大,对于困苦和迷惘,我们应该微笑面对。我相信,成功是通过一步步努力得到的!只要努力过,即使失败又有何妨——蓦地,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我的心怦然一动:明天,我不怕。 【解析】 试题分析: 文题是一篇命题作文,从考题“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们必须审清题目中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那一刻”,二是“我的世界”,三是“春暖花开”。“那一刻”是个怎样的时间概念?“我的世界”表明叙述主体是谁?“春暖花开”,这个词语传递出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那一刻”,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性质。“我的世界”,规定了对象。“春暖花开”,设定了情感基调。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就是那一刻,我觉得我所处的世界是那么的温馨、美好。因此,“那一刻”是我动情的一刻,难忘的一刻。 注意: 第一,对“春暖花开”这个词语的理解。“春暖花开”的前面是什么呢?冬天过后才是春天,春暖了、花开了,那前面一定是一个忧郁、伤感、彷徨的世界,文章必须要写出一种情绪或心情的转变。 第二,是写了“我”,文中的事情必须与“我”的世界有关,不能没有任何征兆的就春暖花开了,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第三,“亮点”设置。对环境的描写可以①渲染气氛,②巧妙点题,③反映人物的心理。(“细节描写”这是大家都关注的) 【点评】 小作者通过描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作者面对中考时,由迷茫无助到勇敢面对挑战的感情变化。文章对环境的描写恰到好处,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另外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显得历历在目,文笔自然流畅,堪称佳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题。(13分)

眼界与读书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 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第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4分)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题。(10分)

标题: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一——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1.为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       

A、微博 

B、微博用途   

C、今天你“微博”了吗 

D、获取信息的渠道

理由:                                                                     
2.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2分)

                                                                           

                                                                           
3.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小惠未       ②小大之   

③公将之(        ④望其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2分)

                                                                                                                     

 

 

查看答案

诗词阅读(3分)

欣赏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3分)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是:                。(1分)
2.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

                                                                           

 

查看答案

中国梦也是个人梦。青春多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践行梦想。请写一句励志的话作为自己的青春寄语。(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