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餐的美味包含幸福的滋味,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意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餐的美味包含幸福的滋味,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意味,阅读的情味蕴含心灵的回味……生活往往初品一种味道,再品却有了另一番感受和体验。

请以“味中之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审题指导】

【优秀范文】

 

味中之味 一滴泪水滑落至嘴角,融入口中的炖蛋,一时间苦涩与鲜美并存,味中又有滋味。因鲜美而更加被衬托出的苦涩让我甚至无法开口,只是望着你失控地流泪。 食堂里人渐稀疏,夕阳打在我们脸上。温暖、冰凉,你刚说,你要放弃高中,去上警校。 离别总会来到。但我们约定好在同一所高中的再见,就在刚刚化作泡影。这次是真的离别。 那是怎样的未来? 我其实从未真真正正地经历过离别吧。小学毕业时年少不经事的我并无多伤感;至今为止的十五年也总有亲友在侧;初三了,对即将告别的同学的不舍也只是无奈。然而挚友突然地选择离去,让我措手不及。这是自有意识来第一次因离别而留下的泪水,初品离别,不知处苦涩和绝望外它可还有别滋味?时间流逝,离去的夕阳带走最后一点温暖,空荡的食堂里,我紧握你的手。 不久之后我们双方家长即有一次聚餐。聚餐结束回去的路上,我倚靠着车窗,任一道道霓虹掠过瞳孔,心情微微平静。回想你父母说过的话,回想他们对你未来的种种操心和诸多考虑,我开始试着接受那个决定。霓虹刺眼,尘世喧嚣,一条不出意外的道路和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强过年少无把握的梦想。由此来看,离别必然,离别必需。现实的残酷从未像今天这样近在眼前,或是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我有清醒的认识。只因这即将到来的伤痛离别,推动了我一度停滞不前的成长。我在眨眼瞬间再次品尝离别泪水的滋味,苦涩依然,却是浸透了厚重与冷静。 毕业典礼在距离中考结束一周后举行。是因为那种氛围吧,那种大家都努力接受离别的氛围,一时间让我感受到一种高出年龄之上的温暖。招生指南发放完毕,翻到你即将前往的、远离这里的那座学校,心蓦地一紧,不愿细看。而此时在我身旁的你伸手指向那学校的某个专业,大声说着这就是你日后的意向。我抬头,迎上你略带笑意的双眼,之前的那种温暖,在此刻更加强烈地感受。我低头。是啊,那专业是律师,是在初一时你第一次用英文告诉我的lawyer,是在初二时你想要进入FBI的第一步,是在初三的最后,在毕业这一天,你依旧不放弃的梦啊。那一刻我知道,你只是换种方式追逐,我们亦只是换个地方相遇,若你从未远离,从未放弃,那我也不再感伤,不再绝望。 那一天的泪在不见之后。我,有留给你一个平和的笑脸吗?有留给你一次温暖的注视吗?至少在最后不想让你看见我的泪哪。不过那也无碍了吧,因为就在那时,明白了“要背负着期许去迎接明天”的我,终于从泪水之中,从离别之中,尝到了苦涩之后的回甘。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前面没有任何提示语。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审清题目,看题目有没有限制或提示。读题目可知 ,作文的内容要写自己的幸福,中心是表现自己对幸福的感觉,写出幸福是什么“味道”的。究竟是什么味道的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幸福是茶,清淡醇香的味道;是鲜奶,纯正可口的味道;是咖啡,香酥浓滑的味道;是橙汁,酸中带甜的味道;是可乐,充满激情的味道;幸福是花,香气弥漫的味道;是春土,芬芳怡人的味道;是甘雨,甜润多汁的味道……不管是什么味道,都要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自己的主题,如对亲情的歌颂,对恩师的思念,对朋友有祝福,对和谐的赞叹等。在选材构思时,一定要遵循“熟”的原则。从众多的素材中,把你印象最深、最易于驾驭、写出来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来,完成写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

注:公子:魏公子,战国时魏昭王少子,昭王死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1.给下列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3处。(3分)

夷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4.文章主要表现魏公子(信陵君)的什么品质?侯生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答:                                                                                  

 

查看答案

《核舟记》(节选)(13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罔不因势形(                             (2)高可二黍        

(3)箬篷覆之(                                 (4)右臂支船(        
2.下列与“中轩敞者为舱”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 为宫室、器皿、人物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子墨子解带为城
3. 句子翻译(4分)

(1)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核舟是一件精美的雕刻品。此核舟的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十六字?(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4分)

北斋雨后      北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 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 此诗为作者熙宁七年(1074)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②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③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之茶。
1.第二联通过双禽占竹、一蝶寻花的画面描写,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1分)
2.结尾两句是点睛之笔,“多”“少”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分)

 

查看答案

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13分)     何飞鹏

    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有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既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劝孩子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能简单料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就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时间去寻找,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的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好走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抢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的了。

   “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问那个本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领域每天倒腾一点,虽然很艰难、很慢,但你竞争对手少,而且慢慢地他们也都退出了,这样十几二十年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正是不争的智慧所在。                      (选自《读者》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一个医生家族对下一代的告诫: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

②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虽然“世界上好做的事”很难找,但是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的方式。
2.第二段中写了“我”和部属之间的一段对话,其作用是什么?(2分)
3.写出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至少两种),并找出一处加以分析。(4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中“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要素”这句话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再给爸妈烧回炕(14分)   

  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帮助儿子、儿媳收拾好凌乱的新房,二老才依依不舍地告辞。老头儿怕老太累着了,要打的回去。老太说,看你烧包的,你有几个钱?老头儿问,你走得动吗?老太白了老头儿一眼说,你放心,不会让你背我的。老头儿笑了说,那就好,安步当车吧。

  二老互相搀扶着,走在空旷的青龙街上。寒风从衣服的每一丝缝隙处往身上钻,将体内仅有的一点儿热气全部驱散,人走在街道上,宛如置身冰窖中。前几天下了一场雪,虽然路面的积雪早已化尽,污水却结了一层冰,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响,稍不留神就会摔跟头。二老害怕踩死蚂蚁似的一步一步挪着,走了好一会儿,也没走出多远。

  老太突然停下来,皱着眉头说,我总觉得有个啥事忘了告诉小雯。

  老头儿没好气地说,你呀,就是操心的命,你还没叮嘱小雯一千回!光是安子夜晚睡觉不踏实,要记着替他盖被子,你就唠叨了四五次,你也不怕小雯烦?

  老太哧哧地笑了,捶了老头儿一拳,骂道,死老头子,不知好歹的货,人家不是关心你儿子吗!

  安子又不是三岁两岁,要你瞎操心!老头儿抢白她,从今往后你就往边儿靠靠,稍息吧,人家有人疼了。

  娶个媳妇儿卖个儿,咱们也指望不上安子了,往后啊,家里体力活儿靠你了,老头儿。老太捏了捏老头儿的手。

  我还没到坐吃等死的份儿上。老头儿不服。

  往五楼上背米、提煤,也够你喝一壶的了。老太怜惜地叹了一声。

  啊,对了,煤棚钥匙你拿了吗?回去还要烧炕呢。老头儿问。

  老太反问,没在你手上?你没找安子要?

  老头儿夸张地“啊”了一声,丧气地说,我的老寒腿,今天晚上可要遭罪了。

  不行,我得去拿钥匙。老太说着就转过身子。

老头儿拦住了,责备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好日子,儿子的洞房花烛夜。你去了,不搅和了?

  那你的腿怎么办呀?老太急得直跺脚。

  回去冲个暖水袋焐上,凑合一夜吧,再说,不是还有你这个老火炉?老头儿坏坏地笑了。

  老太又打了老头儿一拳,娇嗔地说,老没正经的。

  老头儿今天高兴,吃得高兴,喝得高兴,让人收拾了,抹了个红脸蛋儿,更高兴。老头儿摇头晃脑,得意洋洋。

  哟,老头子,我说有啥事儿没告诉小雯吧?你说到吃喝,提醒我了。老太慌慌地说,煤气灶上还煮着鸡蛋呢,他们会不会忘了关火?

  老头儿也慌了,虚虚地反问一句,他们该不会忘吧?

  你又不让我去,那咋办?老太挣开了老头儿的胳膊。

  给你。老头儿赶紧掏出一张电话卡。

老太打个电话过去,小雯接的。原来,她早将鸡蛋从煤气灶上端了下来,关好了煤气。但是——

  什么,安子出去了?骑摩托车出去了?老太惊问。

  干什么去了?他没说?老太的腔调都变了。

  老头儿接过电话,镇定地说,小雯啊,我是爸爸,你别急,安子这孩子不会有什么事,我们了解他。等他回来了,你让他给我们打个电话过来,好吗?

  放下电话,二老就吵得如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起来。【批注:文章用“如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来比喻二老吵架的情形,形象地展现了二老因不知儿子下落时的焦急,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二老风风火火拦了一辆面的,一溜烟儿地往家里赶,气喘吁吁地爬上五楼,打开门,差一点儿和正要出门的安子撞个满怀。

  你咋在这儿呢?老太拖了哭腔问。

还不赶紧滚回去!老头儿山呼海啸般怒喝。 

爸,妈,我回来给你们烧炕。安子笑着说。

  我的傻儿子哟!老太说着,紧紧抱住了安子。老头儿胡乱地拨弄了一下安子的头发。安子一丝不乱的发梢上,有一点煤灰。                                     (选自《小小说选刊》)
1.小说塑造了一对可爱的老夫妻,请分析一下,他们可爱在哪些地方?(3分)
2.小说的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寒风、结冰?(3分)
3.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环环相扣,请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进行说明。(3分)
4.父母关心孩子,孩子疼爱父母,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读完此文后,请结合示例,给文中画线句写批注。并结合你或你父母的动作神情写写这一主题在你日常中的体现。(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