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看不见的叶 像所有的清晨一样,醒来时,眼角发梢还...

阅读下文,完成题。(22分)

看不见的叶

像所有的清晨一样,醒来时,眼角发梢还粘着梦的碎片。对面墙上那串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发暗,采回来已经一周了。我发现那瘦成一线的叶脉,牢牢地抓住藤蔓,只是藤蔓,再也抓不稳岁月的墙了。我轻轻触及,便能听到生命的歌唱,像时间一样飘落下来。爬山虎与墙有缘,我将它们从一面墙移到另一面墙,只是想扩伸一份美。

    空气中弥漫着漉漉湿气,下雨了,很多东西沉了下来。我撕掉墙上又一张日历,崭新的一天站在面前。手里握着的昨天,已远去,躺着的只是一张轻飘飘的纸,蜷缩成一个句号,没有任何的暗示。倒是这雨,将久旱的日子浸出几分重;干瘪的想象,也泡出几分饱满。可我不能驰骋我的想象,我得去找父亲,城市还没有醒,他会到哪里去呢?

    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我放慢脚步,放逐目光。烟雾迷蒙中,有很多年轻的脚步从我身边走过,很多声音从我身边淌过。远处的高楼静立,有几盏惺惺忪忪的灯在等着与白天交班,世界还在一片硕大的静中。前方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咳嗽声,那金属的尖锐将这宁静撕开一条口子,很多东西漏了出来。父亲?!我加快脚步,走到他的身边。我的靠近并没引起父亲的注意,就像世上很多事他都不在意一样。

    自从父亲被火车震下来,脑子里就被震掉了很多东西。那是上世纪70年代,正是父亲岁月青葱的时代,他凭着一身的力气走出大山,走向远方。据说是修路,铁路。那横枕的齿轮吃掉父亲很多时光,很多精力,只留下枯瘦的形骸。路通了,没有领到一分工钱。一无所有的父亲只剩下家乡的春节在等他,四张嘴在等他。失去回乡能力的父亲爬上自己修通的铁路上的火车,以为向前就可以抵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却被震了下来。那一震,就震掉了很多记忆,那些记忆就再也没能回到他的身体里,世界似乎也再没能走进他的眼里。

    最后,父亲只认得土地。他一身的力气没被震掉,那是大山赐予他的,他日复一日地还给大山。他在锄头上,扁担上,铁犁上,一点一点地播洒自己的力气,收获一个又一个秋天。直到我们姐妹仨如庄稼一样成长,收割。然而,离开土地后的父亲,目光时而飘忽,时而痴凝,世界似乎离他更远了。

    现在,从剧烈咳嗽中平息下来的父亲,依然没有感觉到我的存在。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向远处,那是我日日走过的一面墙,采爬山虎的那面墙。现在,满墙的爬山虎的叶都凋零了,堆在墙根,叶叶相依,层层相抱,就在一夜之间。我深深地震撼着,为生命繁华后的凋零!

    几天前,它们还如火一样燃烧,那熊熊的火焰,将秋日烧得透熟,将寒流煮得沸腾。蔓延的温度,驱走了很多寒冷。可以说,在有关生命力的书写中,爬山虎是添上了重重的一笔的。只要有一寸薄土,一块秃墙,它们就能攀墙越壁,奋勇向前,将生命演绎成一片葱茏。这总让我想到眼前的父亲,想起曾经那些干瘦的日子怎样被父亲的力气喂养得茁壮,想起那被我分离出来的一串爬山虎的命运。他们都被时间吸掉生命的所有色彩,一列地褪成褐色,褪成泥土的颜色,只有筋骨钢丝般布在时间的墙上。

    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清晨,这里的叶会选择集体安息呢?我俯下身子,握起一把湿漉漉的软叶,是雨?!我陡然一惊,经受过那么多风雨的爬山虎,在生命的最后,却承受不了这本来属于滋润生命的雨的重?抑或这本是造化的特意安排,在这片水泥地上,为了不让那些叶飘零成孤独的无根可回的魂,便慈悲地将它们召唤在一起,度化成泥?

    那片片被雨水浸透的蝉翼,在我眼前幻化成纷飞的冥币,它们在采用另一种方式燃烧自己,悼念从身体里流淌过的日子。那墙根,倒映在我泪眼里的,分明是春,也是秋。在这样一份肃然里,我屏住呼吸,生怕惊动挤在墙根那密密麻麻的灵魂。

   “冷,我们回去吧?”我轻轻地挽着父亲往回走,内心惴惴。将父亲从乡村移到城市,本是想给他渐将枯竭的生命带去些许的润泽。可离开生命熟悉的那面墙,父亲的腰深深地弯向地面,似乎要形成一个句号了。

    一个激灵,我听到他身体里有水的声响,很多叶子飘落下来,铺满岁月的墙根。我的文字跪下,拾起一片又一片的叶,湿漉漉的,很重。
1.文章以“看不见的叶”为题,有什么含义?(4分)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并简述其作用。(4分)
3.阅读全文,概述父亲一生的经历。(4分)
4.结尾写道:“我的文字跪下,拾起一片又一片的叶,湿漉漉的,很重。”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4分)
5.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按要求加以赏析。(6分)

1)我发现那瘦成一线的叶脉,牢牢地抓住藤蔓,只是藤蔓,再也抓不稳岁月的墙了。(从词语角度)

2)可离开生命熟悉的那面墙,父亲的腰深深地弯向地面,似乎要形成一个句号了。(从修辞角度)

1.有两层含义:(1)表层含义:墙上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发暗,已经凋零,我再也看不见那昔日的绿色的有生命力的叶子;(2)深层含义:失忆的父亲离开故土来到城市后,“水土不服”,生命枯竭,我再也看不见那昔日的健康强壮的父亲。 2.以“爬山虎的叶子”或“父亲一生的经历”为线索。作用:把爬山虎的叶子由葱茏变为凋零的经过与父亲一生的经历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父亲年轻时力气大,为养家糊口走出大山去修铁路,但没有领到工钱,一无所有的他就爬上火车回家,却被火车震落下来而失去记忆。失忆的父亲凭借一身力气把三个女儿养大成人,后随女儿从农村移到城市,因为“水土不服”,年老体衰,生命即将走到终点。 4.既有对生命繁华后的凋零感到震撼,又有对父亲的养育之恩的感谢,还有对父亲的不幸遭遇感到深切的同情。 5.(1)“抓”这个动词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爬山虎瘦弱的叶子拼命抓住藤蔓,渴望依附着它而顽强地活下去的情形。(2)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驼背比作句号,形象地表现了晚年的父亲在离开熟悉的故土来到城市后,因“水土不服”,衰老极快的情形,也抒发了作者的伤心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熟悉阅读材料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力求做到准确、简洁的答题。本文表面写爬山虎叶子的凋零,其深意表达出父亲生命的枯竭。 2.所谓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全文都是由它引领,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认真阅读不难看出,作者把“爬山虎的叶子”和“父亲一生的经历”两条线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地阅读短文,从文章中去摘录相关信息,找到相关的事件,作者从“找父亲”写起到“父亲的失忆”,再到“养家”与“进城”。 4.“我的文字跪下”“一片又一片”“湿漉漉”“很重”这些词,再加上全文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震撼与心情的沉痛。 5.(1)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用“抓”这个动词生动形象的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以及作者对即将逝去生命的惋惜。(2)将父亲的驼背比作句号,生动形象、淋漓尽致的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考点:记叙文阅读 理解概括 写作手法 语句赏析 【点评】:解答记叙阅读题时,对好的词句要进行深层含义的理解与品味,要注意研读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要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并对事件内容加以概括。平时注意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13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无与为乐者             余强饮三大而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3分)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4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1.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

B.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C.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远到近,层次分明。

D.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2.全诗先是通过写落日前                     意象来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稳定。

查看答案

请简述《骆驼祥子》孙侦探敲诈祥子的经过. 4)

 

查看答案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                   》以主人公的生活为线索,展现了主人公         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画面。(2分)

 

查看答案

历史发展到今天,“桥”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用桥造出了很多新词,如“商桥”是商业沟通的桥梁,请说说“书桥”的含义。(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