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莫言说: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

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莫言说: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一脸的惋惜,眼里流淌着深深的责备与痛心,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常有那样一种场景打动你,也常有那样一种眼神触动你,请以“那眼神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那个眼神触动了我 那年,父亲那个不解、惊愕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三月,仍有冬的料峭,但柳丝已绽出新绿,拨动了赏春人的心弦。 下午,父亲骑着那辆嘟嘟作响的三轮车送我上学。父亲是个小生意人,每日骑着三轮车送货。父亲从小立志要赚大钱,至今却仍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给岁月留下了一圈又一圈布满灰尘的沧桑。 父亲一直很忙,星期天他最开心,可以休息,可以送我去上学。自从我到城里读初中后,父亲几乎没空送我上学。天才破晓,他便兴致勃勃地整饬那件皱巴巴的西装外套,刷自己平日里不舍得穿的皮鞋,嘴里还吹着轻松的口哨。 夕阳欲颓之际,父亲载着我驶向学校:淡淡的夕阳,把我们的身影拉上了树梢。其实我的心里是不太愉快的,我不愿意坐这丑陋的三轮车上学。城里的父母很多是开着轿车送孩子上学,而我的父亲竟骑三轮车送我上学,如果让同学看到,多不好意思啊,我又不好违拗父亲。 父亲吹着一首老掉牙的歌曲,他的神情很愉快。我在车上不停地东张西望。 “爸爸,就停里吧,我自己走一段路。”父亲的口哨戛然而止,同时停下的还有三轮车,父亲扭过头看了我一眼,布满血丝的眼中流露出不解、惊愕。这种眼神,我很少看见。 “爸,你也早点同去吧。”我赶忙跳下车,顺手提起沉重的书包,头也不回地向学校走去。 其实这里距离学校还有一里多路,我慢慢走着,脑海里却满是父亲那个不解、惊愕的眼神……忽然,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我今天是怎么了,难道这就是长大?父亲曾告诉我:孩子,你现在是一名初中生了,已经长大了,不再是懵懂的孩童,而是一个少年了。以前在乡下读小学的时候,父亲骑着三轮车送我,我觉得一脸的自豪,觉得父亲很伟大,可是今天,我却怎么不愿意坐父亲的三轮车了?我到底是怎么了? 路是弯的,有个拐角。当我走到那个拐角时,我的肩头感觉非常沉重,那不仅是书包的重量,还有……还有,还有我的虚荣与自私,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慢慢地停下了脚步,转过身……远处,父亲还站在那里,一直看着我。 父亲见我回头,赶紧朝我挥手,然后将车停好,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孩子,怎么了?”父亲跑到我身边气喘吁吁地问,眼里流露出关爱。 “爸,我,我,我想坐你的车去学校。”我结结巴巴地说。 “好嘞,我马上把三轮车骑过来。”父亲高兴地说完,转身就往回跑。 坐在三轮车上,看着身边驶过一辆辆轿车,我知道,无论是小汽车还是三轮车,那都是爱的车。听着父亲口哨曲调,我发现,原来爱的声音是这么悦耳动听。 那年,父亲的那个不解、惊愕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时时涤荡我心灵上的灰尘。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考题很贴近考生实际。审题时要抓住题眼,确定此文题的两个关键词是“眼神”和“触动”。然后根据这两关键词,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首先,找一个故事,让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其次,文章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它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倾向。第三,强调“通过描写彰显主题”,只是平淡无奇的记叙、概括直白的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决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选文,完成题。(19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让人,并不是懦弱。

2.选文第段中画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3分)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6.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分)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19分)

⑴帕皮是个样子讨人喜欢的老头。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因年老而显得暗淡,却从中透出一股温暖之情。他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不过,他私下里有时也悲伤。

⑵有一天,他一边干活,一边吹起了优美的旋律。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一阵微风吹来,店门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这只铃铛能产生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回响,在这个家里已上百处了。老人非常珍惜这只铃铛,每天都要擦拭它。

⑶听到铃声,帕皮起身招呼客人。“你需要点什么,小姑娘?”帕皮的声音天性快活。“您好,先生。”小女孩说话几乎是低声耳语了。女孩样子天真可爱,说话羞羞答答。她用棕色的双眼看着帕皮,然后慢慢地扫了一眼整个房间,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

⑷女孩腼腆地告诉老人:“我想买一件礼物,先生。”“好吗,咱们看看,”帕皮说,“想给谁买呀?”“是给我外公买,但是不知道买什么。”

⑸帕皮开始提一些建议。“袖珍手表怎么样?这表完好无损,是我自己修理的。”他自豪地说。

⑹小女孩没有回答,然后走到门口,把门轻轻扭开,按了按门铃。看到女孩兴奋的微笑,帕皮似乎也容光焕发。“就是这个。”小女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妈妈说外公喜欢听音乐。”

⑺就在这时,帕皮的表情变了。但害怕伤了女孩的心,老人告诉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那东西不卖。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机的。”为了让女孩能理解,帕皮告诉小女孩这个门铃如何在自己家里这些年以及不想卖的原因。小女孩抬头看了看老人,眼里含着一大滴泪珠,甜甜地说:“我想我懂了,谢谢您。”

⑻突然,帕皮想到自己除了未住在一起的女儿,其余的家人都没了,即使女儿也有十年未见面了。他想,为什么不把门铃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呢?

⑼“等等,小姑娘。”就在女孩向门外走的时候,也就是正当老人将要最后一次听到铃响的时候,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⑽小女孩拍起手来:“哦,谢谢您,先生,外公会非常高兴的。”“好啦,小姑娘,好啦。”帕皮帮了这个孩子,感觉很不错,然而,他知道自己会想那个门铃的。“你一定要替你外公保管好那个铃铛,也也替我保管好那个铃铛,好吗?”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⑾“哦,我保证。”小女孩说。她抬起头看了看帕皮,再一次小声问:“多少钱啊?”“哦,我看一下,你想花多少钱?”帕皮笑着问道。

⑿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零钱袋,然后举起来2元47分硬币,放在柜台上。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帕皮说:“小姑娘,今天是你的幸运日,那个铃铛正好2元47分。”

⒀那天傍晚,帕皮准备关门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想那个门铃。他想到那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外公是否喜欢她的礼物。当然,这样可爱的孩子买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珍惜的。

⒁就在这时,帕皮觉得自己听到了铃声。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小女孩就站在门口,正在一边按门铃,一边甜甜地笑。

⒂帕皮慢步走向孩子时,有些困惑不【解析】
“这是什么,小姑娘?你改变主意了吗?”“没有。”女孩咧嘴笑了,“妈妈说这是给您的。”

⒃帕皮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孩子的母亲走了进来,忍住眼泪小声说:“你好,爸爸。”

⒄这一声“爸爸”让帕皮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张希永翻译,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2.选文第⑵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3分)

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4.分析⑿和⒁段中帕皮两次“质疑”的具体原因。(4分)

5.选文第⒄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6.“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①,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②。越三年,以例自免归③,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④。(节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释:①擢:提升,提拔。②工:精巧,精致。③以例:依照惯例。明制,官员任满(一般为三年)之后,需经考察,然后按照考察情况,决定去留升降。自免,自请免官。④侈:多,大。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2分)

(1)四僵劲不能动(   )(2)白玉之环   

(3)能诗(        (4)庭学无不览(  

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其中一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当余从师也;               B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所居;

C不知口体奉不若人也;       D盖得于山水助者侈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古人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有怎样的关系?你能从我们学习过的古代作家中再找出一位吗?结合他的作品分析一下。(4分)

 

查看答案

填空(6分)

(1)、《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天雪地,天空阴暗失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表现农民矛盾心理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2分)

   你会背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点出秋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节气,谈一谈这个节气的含义,并写你所知道的这个节气的一句谚语。

节气:                  

含义:

谚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