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九十年前,五四运动的爆发,像一道闪电,撕裂了令人zhì息的黑暗;像一点星燧,引燃了燎原的烈焰。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青年为国奋斗。
①zhì__________ ②灼___________
作文。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 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XXX”代替。4.字数600字左右。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阅读下面一篇文字,完成小题。(14分).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已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环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响,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勇敢地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采,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采,你跑得越快,凤车就会转得越快!
1.阅读第②③④段,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4分)
2.在父亲良苦用心的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2分)
3.文章多次出现“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这句话,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4.“生命原来是一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4分)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征求不已 已: ②百姓不堪. 堪:
③惟欲清净 惟: ④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何得:
2.翻译句子:(6分) ①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②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
4.唐太宗认识到隋炀帝的哪些亡国行为,用自己的话总结。(2分)
阅读《河中石兽》中的一段文字,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
河中石兽,纪昀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2.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大家佩服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4.哪句话不能准确解释老河兵正确判断石兽去向的原因( )
A.实践出真知。
B.理论联系实际。
C.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