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奇崛(jué) 谛听(dì) 热忱(ch...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jué)  听(dì)  chén  xùn

B.吓(dòng mì)  贿luò)   然(wǎng

C.杂(cáo  落(yǔn 若(huǎng 笑(chī)

D.空(lòu  惑(gǔ)  chuò)  风(píng

 

B 【解析】 试卷分析:B 应为恫吓 (dòng) 贿赂(lù) 考点:字音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1)之哭也:                       (2)政猛于虎也:

2.翻译句子(2分)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以下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2分)

 

2. 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3.“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4. 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3分)

 

 

5. 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4分)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例句: 苦难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法律是维护秩序的红绿灯。

仿句:(1)奉承是                (2)忠告是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字)(2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者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查看答案

积累及其运用。( 13分 

11.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灏《黄鹤楼》)

1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16.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