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应用文考查。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按新闻的要求,写一则消息。(不必拟标题)(3分...

应用文考查。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按新闻的要求,写一则消息。(不必拟标题)(3分)

   为了让海外华裔青少年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进对祖(籍)国的了解,2011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昨日开营。这次活动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华侨大学承办,43名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营员将参加为期10天在泉州、厦门、北京等校园与历史人文考察。

满分5 manfen5.com

 

 

示例: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华侨大学承办的2011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昨日开营。43名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营员在华侨大学参加开营仪式。营员们将在为期10天的泉州、厦门、北京等校园与历史人文考察行程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进对祖(籍)国的了解。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在导语部分概括新闻主要内容,主体部分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 考点:拟写消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生活”。你班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6分)
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低碳”。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4分)

2.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与低碳有关,请你帮助完成下面这份调查问卷。(2分)

满分5 manfen5.com

示例一: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示例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28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42

50

不太关注

6

7

不关注

8

10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两人有着不同之处。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两人性格上的不同之处,并各列举体现这两个人物不同之处的相关两个情节。

鲁智深:                 ,相关情节:                                   

  逵:                 ,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诗文积累。10分)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⑵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⑶自经丧乱少睡眠,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⑸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景色是诗。我们可以欣赏徐霞客“崩崖乱坠,杂树密翳”的高山景致,可以感受到“                                              ”(白居易《观刈麦》中诗句)那火热的夏日,也可以飞越边关,感受塞外“                                          

                 ”(范仲淹《渔家傲》中诗句)的壮阔肃杀之气。

 

查看答案

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________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共16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2.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第③段:                                                                      

 

第⑥段:                                                                      

 

                                                                              
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4.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