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鸟中诸葛》一文,回答文后题目。(9分) (1)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

阅读《鸟中诸葛》一文,回答文后题目。(9分)

(1)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2)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3)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

(4)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叨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6)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7)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8)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9)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

(10)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11)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12)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1.上文介绍了乌鸦哪些方面的特征?请分点概括回答。(3分)

                                                                          

                                                                          

                                                                          
2.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乌鸦“报丧之谜”。(3分)

                                                                         
3.仔细阅读上文,你会发现乌鸦的某些举动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请根据上文内容,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充完整。(3分)

事件概括

给我们的启示

几只乌鸦啄狗的屁股吸引狗,另外几只乘机抢夺事物。

(1)

(2)

吃一堑,长一智。

鸦以亲昵之态报答动物学家的饲养。   

(3)

 

 

1.机智聪明、孝敬父母、模仿能力强、乌鸦的嗅觉灵敏。 2.①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 ②乌鸦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气味;③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 3.(1)团结合作、(2)乌鸦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被猎人抓住。(3)知恩图报。 【解析】 试题分析: 1.抓住关键语句如“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概括内容即可。 2.从(12)段中摘录语句作答。 3.事件(1)几只乌鸦共同找食物是合作精神,(2)中被抓住即吃一堑,不让抓住第二次是吸取教训。(3)中“报答”表明了乌鸦的知恩图报, 考点: 筛选信息并概括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②沿河求之,不亦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的沙堤。
1.诗人绕湖而行,对沿途景物展开了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有早莺、新燕、             ,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特征。(2分)
2.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任选四题8分.每小题2分)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把酒活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 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4)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5)《泊秦淮》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6)《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       ”。(2分)

②、《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请说出下列寓言的寓意。(3分)

《天文学家》有位天文学家习惯每天晚上出去观察星象。有一天,他来到郊外聚精会神地观察天空,一不小心掉进一口井里。他大声叫喊起来。附近的人听到呼叫声后,走过来弄清楚了情况,便对他说:喂,朋友,你用心观察天上的东西,却没有看地上的事情。

寓意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讲究方法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关键。

B.中央电视台最近开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掀起新一轮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

C.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人们必须礼让为先。

D. 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我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