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栀子花》,完成小题(12分) ①朋友从苏州寄来几包花籽,这些花籽翻山越岭,...

阅读《栀子花》,完成题(12分) 

①朋友从苏州寄来几包花籽,这些花籽翻山越岭,趟河过洞,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小镇上时已经过了清明,按种花的常理来讲,怕是错过了时节。但我还是把他们种进花盆之中,因为她的盛情难却,也因为我爱花成性。

②房子朝东西方向,冬日阳光吝啬,夏日却舍施有加。这对养花而言,也是有悖常理的,但那些花还是出来了。花是栀子花,我提前都作了标签。也只有栀子花,或许不至于让我彻底绝望,才孱孱弱弱的发了几株苗,那些孱弱的栀子花苗在不经意间也长高了。下班回来,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看看它们。纤细的枝干上却已挂了几个花苞,“栀子花香呀香”,花香之中隐藏着多少令人想像不尽的故事呢!坐在床边,翻几页书,喝一杯茶,想一想往事,闻着花香,感觉人生是多么的幸福。

③栀子花不好伺候,所谓养花,倒不如说是养耐心。忽一日,那些嫩闪闪的叶片变得发黄了,便是积水过多;那些舒展的叶片歪下了脑袋,定是缺水所致。我喜欢自由,心里总想着到天南海北,按时按点的约定于我而言,实是头上架刀。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辜负了朋友的殷切希望,而使那些花朵们一蹶不振。为此我也有点难过,说好等花长大后,再寄人家一朵鲜花的,而那些花们却一直不肯开放,这使我心有余悸,且难以向她交待,故而久久躲避。

④在小镇上,我偶尔写几首小诗,常感游离其外,不能载道。我的恩师说,诗歌如花,花似女子,更需潜心养护。看来的确如此。也或许是对尘世顿悟不深,醉心于功利,而失觉万物之情谊。所以,我所养之花总是纤细、孱弱,不肯肥壮。

“栀子花开呀开”,我一直祈望它们能绽开花苞,给我带来一缕清香,却全然忽视了往日对它们的爱恋之心。缘起缘灭,凡事讲缘,佛经讲的肯定是有道理的。那我的缘又将在何处呢?

⑥当某一天,我打开房门,闻到栀子花的清香的时候,我知道了,缘就在身边,是情与情之间的约定,是诚笃和潜心的另一种回报。当然,我更明白,不能为花而养花,更多时候,等你养好了性,花才给与你无限情趣。          ——选自2010.12《散文》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2.文章引用歌词“栀子花香呀香”和“栀子花开呀开”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3.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第六段中“缘就在身边,是情与情之间的约定,是诚笃和潜心的另一种回报”一句话的理解。(3分)

                                                                             
4.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花说事,借花喻理。

B.文章第④段由写育花谈到写诗,直接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C.文章开头极写自己爱花,接着写育花受挫,最后写悟出真理,育花成功,在曲折起伏中逐渐揭示中心。

D.文章巧妙地融合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读来形象具体却又深沉含蓄。

 

1.本文记叙了作者用耐心和爱心迎来栀子花开的故事。(2分,意对即可) 2.引用歌词“栀子花香呀香”引出了作者对栀子花香中美好景象的联想和向往。(2分)引用歌词“栀子花开呀开”表达自己期盼花开的急切心情。(2分) 3.所谓的“好运”和“佳缘”每个人都能拥有(1分)。想要拥有它们就要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获取的欲望,多一点真诚的付出;在耐心和潜心之间学会等待和守候。(答出一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共3分。意对即可) 4.B(3分。④段并未直接揭示文章主旨)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1】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梳理情节,加以概括。即作者用耐心和爱心迎来栀子花开。 2.题2】注意题目要求是分别作答,结合语境分析,引用歌词“栀子花香呀香”引出作者对栀子花香中美好景象的联想和向往。引用歌词“栀子花开呀开”表达自己期盼花开的急切心情。 3.题3】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的情感。“缘就在身边”是说每个人都能拥有。“诚笃”的意思是多一点真诚的付出。“潜心”的意思是静心,多点平常心。 4.题4】仔细分析选项内容,理解主要的写作特点。B项第④段并未直接揭示文章主旨。 考点:概括主要内容 句子作用 内容理解 写作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回答题。(13分)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1分):                                                  
2.试结合文章内容,运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碳中和”。(3分)

 

                                                                            
3.第3段中加点词语“甚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请说说文章第3、4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过低碳生活。(2分)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甲】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1分)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    清:                  

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18分) 

【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      ”字,令人满目凄然。(2分)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2分)

 

 

 

 

查看答案

品汉字,“汉字”专题的探究学习后,你们班准备以“美丽的汉字”为主题举办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查看答案

登长城,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幅对联提到了                                    两个有关长城的故事,有关长城的诗句有:“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