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5分) [美]海伦·凯勒 (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5分)

[美]海伦·凯勒

(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4)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5)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6)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7)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8)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第①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前一个“事”的意思是__________,后一个“事”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2.第 ③ 段中加点的 “这样”指代什么内容?(2分)

   “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4.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时,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3分)
5.第(6)段画线句子中"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在第(7)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3分)

 

1.做事 事情 2.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3.不好。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不好,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 4.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他对眼前所见熟视无睹)。 5.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6.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注意“是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 【解析】 试题分析: 1.回答此题,一定按照要求来答题,此处是说说“事事”的含义,要结合整段文字来回答。 2.回答此题,一定按照要求来答题,此处是说说“这样”指代的内容,要结合整段文字来回答。 3.回答此题,一定按照要求来答题。结合句子来理解。 4.回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到相应的段落、语句。并能文从字顺地概括。 5.回答此题,一定按照要求来答题,要结合整段文字来回答。 6.回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到相应的段落、语句。并能文从字顺地概括。 考点:记叙文阅读 词语含义 作品感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12分)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B  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C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D  着。
1.“和”是多音多义字,有①hé②hè③huó ④huò ⑤hú五种读音,请选择填空(只填序号,2分 )。

    应和(     )和面(    ) 和稀泥(   )和牌(  )
2.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A    B    C    D    (2分)
3.在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景物选文第二段文字是按照               顺序,从                 等角度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致的。(2分)
4.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5.选文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6.请写出古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诗句。(2分)

a:               ,               

b                ,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着阅读的视野。为此,我校七年级拟开展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汉语中设计自然景物的成语很多,比如“春色满园”、“山重水复”、“风起云涌”,请你再写出几个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删改句子中划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_(2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两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谈谈其妙处。 (3分)

  a.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取水分。————奶粉广告词

  b.车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丰田汽车广告词

我选( )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4分)

                   ,把酒话桑麻。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禅房花木深。

                    ,巴山夜雨涨秋池。 

 

查看答案

下面一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的正确顺序是             (2分)

   大家一定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还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的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