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7分) 我们的家乡—霍童。四周山峰林立,气势磅礴;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7分)

我们的家乡—霍童。四周山峰林立,气势磅礴;霍童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而那厘头馆公园另有一番景致,摇曳多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拂 水波 lín  lín(     )的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宛如少女的脸jiá(     ) 青石砌成的休闲走廊,俨然让我们感受了古镇的神韵;闲暇的老人们带着孙儿漫步在林阴小道上,享受着天伦之乐。美丽的家乡,温馨的家园!

1.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汉字。(4分)

成:(         :(        lín  lín(      脸jiá(   

2.参照所给的例子仿写句子,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2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 ,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去播种;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们去开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qì xīn 粼粼 颊 2.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绘。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考点:字音 字形 仿写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类题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熟练掌握仿写的方法与技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片热土,一段历史;一片热土,一个故事;一片热土,一处风景;一片热土,一首诗歌。脚下生养我们的这方热土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

请以“土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1分)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张兴坤

①一位哲人曾说:当我们无法再拥有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确,世间万象如此声光华艳充满诱惑,让人在目迷五色中再多的拥有也难餍足。有的人因为负载过重而步履维艰,有的人因为欲壑难填而疲于奔命。如果要使人生的行囊充实而轻盈,那么懂得适时放弃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②放弃不是迎难而退的怯弱与无为,不是被半途而废的抛却与丢弃,而是一种能雾里看花去沙存金的眼光,一种能超越眼前远瞩将来的勇气,一种能权衡利弊把握轻重的睿智。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放弃不该放弃的则是无能。

③古人云: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见得与失并非势不两立,而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有时我们的放弃看似是一种失去,换个角度则是一种更长久更有价值的获得。上帝在关掉一扇门以后总会给打开另一扇窗让你看到风景。

④丹麦人钓鱼时都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当他们每钓上一条鱼,他们都会用尺子度量,不够尺寸的鱼他们会重新丢进水里。有外国人不解这种做法,他们却笑道: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丹麦人舍弃眼前的小鱼,获得的不仅是将来的大鱼,更获得了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获得了仁者爱物的豁达胸怀。看似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实在利益,其实是一种更长久的更有意义的获得。

⑤其实学会放弃有时比学会坚持更难得,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人对于自己已经拥有和正在追寻的东西,总是本能地紧紧抓住惟恐失去,而放弃需要有顾全大局舍弃小利的胆识,有善于审时度势懂得量力而行的智慧。所以人们欣赏棋场上丢卒保车的明智,战场上壮士断腕的果决,商场上急流勇退的胆识,官场上弃名远祸的通达。

⑥人生不可能圆满和完美,总会存在无法填满的空白和无法挽留的缺憾。明白这一点,人才会真正懂得该放手就放手,而不希求事事如愿的拥有。真正成熟的人,知道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去执著地坚守,什么东西应该适时地放弃。我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有更有价值的东西值得珍惜,而只有我们懂得放弃,才真正学会了珍惜。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放弃冠盖京华的诱惑,孟浩然只取人生的淡泊与超然;“苟非吾之所有,则一毫而莫取”,放弃进退浮沉的纷扰,苏东坡只享受生命馈赠的酒酿;“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放弃大观园的满园春色,宝玉只取黛玉这朵阆苑仙葩。

⑧真正懂得放弃的人,不会因羁于名利而放弃人情的温暖,不会因端于安逸而放弃人生的奋斗,不会因贪恋荣华放弃人格的尊严。当我们放弃了名缰利锁的重重羁绊,才能真正珍惜生命中最纯美的拥有;当我们放弃了患得患失的累累负荷,才能真正获得灵魂的轻灵和自由。

⑨学会放弃,放弃一个你无法达成的愿望,因为彻底拒绝一个方向会激发你新的创造;学会放弃,放弃一个你不能拥有的恋人,因为生命中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人值得你等待;学会放弃,放弃一段轻松安逸的时光,因为忧患和磨砺会使你更接近自己的梦想;学会放弃,放弃一个只进不退的思维习惯,因为学会坚持是一种勇气,懂得放弃则是一种智慧。

1.在第③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

2.文章开头引用哲人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观点?(3分)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3分)

父亲的名片

梅寒

我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那个夏天,父亲还在病榻上。

那个夏天,他肾里那些石头越积越多,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每一次疼起来,人都仿佛在鬼门关上走一遭。他却不舍得用抽屉里的五千块钱去做碎石手术。他说,那是给英子准备的学费,谁都不能动。

入学前一天,离学校要交的还差一千多。把家里角角落落能卖的,能找的碎币全算上,也还是差。我躲在一个角落里垂泪,父亲却忙着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钱往他贴身的内衣上缝。“没事,爸爸送你去,我去跟你们领导说,让他们宽限些日子,等地里的花生收成了,爸就把钱给你寄去。”

就那样,父亲陪着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离家前,父亲除带上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还把家里那只老军用水壶带上了。                          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

火车上,他执意去给我买盒饭,说是穷家富路。我拒绝了。让我吃着热气腾腾的盒饭,而眼看着我的父亲啃干冷的饼,我咽不下去。可我也不愿意当着另外两位同学的面,从包里掏出母亲烙的大饼往嘴里送。十九岁,正是青春敏感又不太懂事的年纪。我宁愿饿着肚子,大口大口地喝水。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举动深深地伤害了我的父亲。他默默地把东西收拾起来,陪着我一道看窗外的风景。火车在北方的原野上疾驰,父亲没有再多说一句话,甚至连他的那只老水壶都没再拿出来……

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另一个镜头,是在大学新生报到处。灰衣蓝裤的父亲,背着那个军绿色的行李袋,夹在一群衣着光鲜的家长中间,竟是那样醒目。他黑红色的脸膛,他身上那件一直扣到脖子下最后一颗纽扣儿的中山服上衣,还有他一开口就透出来的浓浓的乡音,引得人频频扭头。那种眼神,让我想找个地缝儿钻下去。父亲却浑然不觉,他高高地昂着头,满眼期待地盯着前面慢慢移动的人群。他又不时地扭一下头,憨憨地笑着问身边的家长,娃娃考的哪个系哪个班。他们恰到好处地送父亲一个微笑,却没有谁回答他的问题。在那个热闹又庄严的地方,父亲像一个小丑,兀自唱着自己的独角戏。他太渴望把自己的那份喜悦同人分享,可是没有人喜欢与他分享。

那个中年男子就是那时走近我们的。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系主任。他向忙碌着的家长致意,而那些家长更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一番番寒喧过后,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就从那些父亲的包里被掏出来,呈到系主任的手上。那时正是名片刚刚风行的时候,而那些印有“某某公司总经理”的名片恰似一个成功男人的另一张脸。系主任脸上的笑也随着手上名片的越积越多,而堆积得越来越深。

走到我们面前,他看了父亲一眼,脸上仍然是格式化的笑,手却没有伸出来。父亲却慌了,一只手拿着我的入学通知书,另一只手伸进口袋里忙乱地找。他以为人家递上去的是身份证,非呈出来不可。眼看着系主任笑着要从我们面前经过,而自己还没有找到证明他身份的东西,父亲的脸都急红了,额上的汗,涔涔地流下来:那个……哪去了……

看到父亲那个样子,我的心蓦的痛了……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我急一步跨上前,轻轻地挽起父亲的胳膊,彬彬有礼对系主任笑了:“我叫艾晓雨,94文秘班的新生,这是我爸爸,来送我报到!”

“我是艾晓雨同学的爸爸。”

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的脸上,绽开了孩子般的笑。他的声音也瞬间平静了许多。

“你好哇,欢迎你们!”系主任热情地伸出双手,和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握在一起……

多年后,多少红尘往事,都被我丢在了角落里。我却无法忘记父亲当年与系主任握手时那一张满是喜气与骄傲的脸。一位父亲,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管他口袋里有多少钱,他生命中最妥帖最受用的名片,只有一张,那就是“父亲”!

没有谁能嘲笑一位被儿女尊重呵护的父亲,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

(选自《江海晚报》)

1.文中,作者说:“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结合上下文,请想象一下父亲说了什么话?请写在横线上。(3分)

2.文中划横线部分采用了什么描写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3.文中,作者先写“那种眼神,让我想找个地缝儿钻下去”,后来又写“我急一步跨上前,轻轻地挽起父亲的胳膊”,试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3分)

4.结合上文,谈一谈你对“父亲的名片”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3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

【注释】①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部的兄弟民族。 ②堂邑父:姓堂邑,名甘父,是中国汉朝时的西域胡人,为堂邑县一贵族家奴仆。  ③传: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④遗(wèi):馈赠。  ⑤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匈奴得之,传单于(             (2)又自以远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问欲何/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B.其头为饮器/咨臣当世之事(《出师表》)

C.募能使者/凡三往,见。(《隆中对》)

D.骞与其属亡乡月氏/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2)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2分)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问欲何之。

5.你认为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5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2.杜甫在《春望》中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诗中又出现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你能说说“花伤客心”的主要原因吗?(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