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伯乐就是你自己(4分)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

伯乐就是你自己(4分)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③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匹千里马,但是世上没有这么多伯乐。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是在帮助弟弟成才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最终她们三人都以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文坛。贾平凹也好,勃朗特三姐妹也罢,他们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毛遂自荐”的典故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键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唤醒心中的巨人,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1.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 2.引用论证,有力地证明了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 【解析】 试题分析: 1.先分析题目,再通读全文,理解作者要阐明什么观点。文中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根据内容可以概括为“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 2.引用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的话语有力地证明了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 考点: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及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

①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二维码,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二维码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

    ③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 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虽然二维码给人们带来方便,但也暗藏着杀机。一些黑客和骗子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加之其过于便捷,易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④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结合文意,请概括说说二维码暗藏什么“杀机”。(2分)

答:                                                                                        

 

查看答案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1)“小雨丝丝欲网春”句中的“网”字用得很妙,请对此进行赏析。(2分)

                                                                                              
2.(2)这首诗三、四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进行简要分析。(2分)

 

 

查看答案

(12分)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秦熺:秦桧之子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尉首                      B.不物喜

C.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D.土砾凸者为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成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兼光禄寺丞                         户部不敢              

其言                              以此忌于众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2分)

答:                                                                                        

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2分)

答:                                                                                        

 

查看答案

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的最后一段解说词,请你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A.为了生活,人们追逐食物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B.时光流逝,食物的味道慢慢积淀成为了历史。

C.不管身处何方,总有一种食物的味道会让我们想起家乡。

D.无论是食物或是其它方面,我们都要懂得传承与发扬。

 

查看答案

下列对《格列佛游记》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书作者借助高超的讽刺艺术,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和鞭挞了英国统治阶级的黑暗与腐朽。

B.利立浦特王国的海军大将,他好嫉妒,为人阴险、狠毒、狡黠,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C.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样,小说主人公斯威夫特也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D.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一个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仁慈理智、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