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

请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

2、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活出自己的精彩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的脑海蓦然出现这样一个画面: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有一片生机勃勃的胡杨林——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的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在这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竟有如此茂盛的胡杨林,真是让人感慨不已。胡杨以它昂扬不屈的斗志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从胡杨身上,我读出这样一个道理:人和人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与其在那里艳羡别人的幸福,倒不如自己努力奋斗,靠自己昂扬不屈的斗志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的人看到别人挥金如土,就梦想自己能一夜暴富;有的人看到别人身居别墅,就向往自己能拥有一座豪宅;有的人看到别人官运亨通,就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有的人看到别人容颜似玉,就开始浓妆艳抹……。我认为这是懦弱无能、爱慕虚荣的表现 。其实,你不必感叹别人的富裕,嫉妒别人的权势,艳羡别人的美丽,既然上帝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应该有属于我自己的精彩。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事事遂己所愿,但你可以尽己所能,找准自己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坚强不屈、顽强奋斗,总有一天你会踏出一片精彩,走出无悔人生。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才更精彩。 著名的夏洛蒂勃朗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她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的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母亲早亡,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活的责任。除了洗衣做饭、缝缝补补,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人家带孩子。但她从小争强好胜,生活再苦再累也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父亲在家读书。迫于生活她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但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然而文学这条路毕竟太峡窄、太陡峭了。夏洛蒂写了不少,发表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她还曾经受到过一位著名作家的讥讽。但夏洛蒂没有悲观、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凭着昂扬不屈的斗志、厄运打不垮的精神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文学大师,她的成名作《简爱》至今广为流传。 像夏洛蒂这样的人还很多,有在狱中完成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的司马迁,有身残志坚的当代女作家家张海迪,有受到周总理接待过的掏粪工人时传祥,……他们都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挫折,活出了真正的自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光芒四射。 我又想到了我自己,我原是一名农村小学的学生,后来考入到这所城里的重点中学。初来乍到,我人生地不熟,在这群城里的佼佼者看来,我不过是个衣着寒酸、见识短浅的乡巴佬。从他们的目光中我读到了鄙夷,这可大大伤了我的自尊心。我握紧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他们瞧瞧!我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在集体活动中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结果我品学兼优,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与喜爱。 是呀,无论你的命运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坎坷坷,只要你努力去做了,只要你坚持梦想,不向困难低头,同样可以活出自己的风采! 【解析】 试题分析:审题,“精彩”是优美,出色的意思,“自己的”限定人物是写自己。体裁可以写成议论文,如可以写不盲从,开篇点题,提出观点,以后分析,接着列举不盲从追求自我获得成功的事例,要例证翔实、具体,使读者不得不发出原自内心深处的深情呼唤;如果写成一篇记叙文,要选择一件表现自己生活精彩的事例以体现中心“精彩”。如果采用模块式,那就要写几种不同的生活或思想来体现“精彩”的内涵。写成记叙文,一定要以记叙为主,且必须有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故事情节力求有一定对比度,要有感人场面和细节描写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小说《县城小书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县城小书店

韩浩月

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气质温婉,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

②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⑤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⑧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有人来买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⑩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11)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书店在我心里,已经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

(选自《作文通讯•锦瑟》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6分)      

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去买书;

少年的时候,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离开书店。
2. 第②段划线句子 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4分)                                                                                       
3. 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⑦段“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把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3分) 
4.二十年,书报亭变成了书店。“我”对现在的书店和曾经的书报亭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3分) 
5.“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我”的两个特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完成后面题目。(13分)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③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深夜,睡前也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要抓紧时间读书。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适应环境。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不囿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心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啊,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前不久,在台湾有个与佛教有关的公共讲座,演讲者看着台下攒动浮躁低头看手机的听众,感叹说:“无法专注于当下,反而让许多人感叹时间不够用,因为,心正在怨叹过去、烦恼未来,当下这一刻都浪费了。”专注,便能赢得读书时间;专注,便可安于读书环境。做不到专注,便无从说起,必一事无成。

⑤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

(选自2013年1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请谈谈你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隆中对》,完成后面题目。(16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自董卓     (2)名微众寡     )(3)天子而令诸侯(    (4)尽南海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信义著于四海
4.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

1                                                                                                                                  

2                                                                                                                                  

3                                                                                                                                      
5.简答:3分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水浒》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当晚弟兄两个,拴束包裹。到四更时分起来,洗漱罢,吃了早饭,两个打扮动身。宋江戴着白范阳毡笠儿,上穿白缎子衫,系一条梅红纵线绦,下面缠脚,衬着多耳麻鞋。宋清做伴当打扮,背了包裹,都出草厅前,拜辞了父亲宋太公。三人洒泪不住。太公分付道:“你两个前程万里,休得烦恼。”宋江、宋清却分付大小庄客,小心看家,早晚殷勤伏侍太公,休教饮食有缺。兄弟两个,各跨了一口腰刀,都拿了一条朴刀,径出离了宋家村。

1.宋江犯了什么官司,兄弟非得离了宋家村?(1分)                    

2.兄弟俩离家别父,投奔谁家?就在这人家里,宋江初次结识了哪位好汉?(写出人名)(2)                                                        

3.宋江平素仗义而闻名因此在刑场被梁山好汉救上梁山之始,便做了梁山副头领,后又坐上头把交椅。事使宋江能“坐上头把交椅”?请简要叙述。(20字以内)(2分)                                                   

查看答案

填空。(2分)

“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

选段中的“我”是指     (人名),从信的内容看出“我”是一个       的父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