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文阅读。(11分)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

说明文阅读。(11分)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l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

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l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l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l 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摘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塑料瓶装水可能“不干净”的原因。(3分)
2.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3分)
3.下列句中加点词“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
4.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我国为什么要推行“限塑令”?(3分)

【链接材料】塑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用塑料袋或者塑料瓶来装运各种物质。但是,很多塑料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而且,一般来说,一个塑料袋或者塑料瓶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降解。此外,80%的塑料袋或塑料瓶是无法回收的。所以,限制塑料的使用成了人们一个共同的认识,我国也推行了“限塑令”。

 

1.①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同瓶中的水溶解可能危害健康的重金属元素锑;②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名为双酚A(BPA)和化学物质;③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 2.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的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的污染”。 3.不能 “大多”指比例较多,说明不是所有的塑料的原料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去掉后变成全部,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制造塑料的原料要消耗大量石油:②80%以上的塑料袋或塑料瓶是无法回收的;③塑料袋或者塑料瓶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降【解析】 ④很多塑料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注意把握管家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说明文中的“例如”“比如”这类词都表示是举例说明,其说明的道理可从本句中理解或从本段说明文字中概括。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中,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来分析,说明该词的作用即对句意的影响,要用评价语“准确地说明了”。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找到本文中介绍的有关塑料瓶危害的文字说明道理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予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是陋室(         (2)无案牍之劳形   

(3)商与贤己者处(        (4)与善人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甲】文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4.【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文“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在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2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鉴赏。(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从作品内容方面加以解释。(2分)

 

查看答案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的3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简要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  保尔·柯察金  鲁智深

我选________________,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你参与某班组织的“古诗苑漫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1)假如让你来设计这次活动,请你思考将安排哪几项活动,仿照示例写出其中两项活动的名称。(2分)

示例:分门别类辑古诗

我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你参与的小组要编一本专题诗集,请你思考将以“古诗中______________”为题,并举出所要选取的其中两首古诗的题目。(2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2) 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7)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含有思乡情结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