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共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云南歌会》节选片段,回答1~5题 在昆明乡下,一...

(共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云南歌会》节选片段,回答15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对“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中“歌声”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种鸟儿的歌声。

B.赶马女孩悦耳动听的歌声。

C.各种鸟儿和男女青年们一起唱的歌声。

D.各种鸟儿的歌声;赶马女孩悦耳动听的歌声。

2.对“由呈贡进城时的一路景色”和“赶马女孩的歌唱”的关系,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充满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情景。

B.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C.这些充满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情景。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D.这些充满情趣的山野风光与“赶马女孩的歌唱”并无关系,只不过当时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交代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3.对赶马女孩的歌唱“有的还发哑带沙”被作者称为“淳朴本色美”的理由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作者就欣赏这种“还发哑带沙”的歌唱音质,感觉朴实可爱。

B.因为在这种优美的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论唱什么,都带有原汁原味,所以作者说“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C.因为作者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山野歌声,能把人带入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崭新境界里,流连忘返。

D.因为在这种优美的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论唱什么,都带有清新、高雅、正规的艺术魅力,所以说“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4.对文中画线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句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传神。

B.此句是从视觉、听觉角度来进行描写的,因而生动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C.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相互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D.这些充满情趣的山鸟是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的一个动人的场景的事物之一。

5.用四个字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野对歌

B.山谷传歌

C.山路漫歌

D.山寨教歌

 

1.D 2.D 3.B 4.A 5.C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的是考查的是对重点词语的赏析,熟读短文,理解概括。 2.考查的是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文意的理解。熟读短文,总结概括。 3.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在通读短文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问题答案。 4.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赏析,结合短文的内容、中心思想回答。 5.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短文,总结概括。 考点:散文阅读 重点词语的赏析 文章内容分析 文意的把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8分,每小题2分) 阅读《社戏》节选片段,回答14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对选文大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2.对上文内容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第三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的表现了少年们拙笨可爱的一面。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③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段中的“歌声”。

D.作者在第④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3.对选文各段体现的作者的感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活泼、轻松

B.第段:急切、焦虑

C.第③段:惘然、陶醉

D.第④段:失落、沮丧

4.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对景物进行描写,下面各举了一处典型例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C.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触觉: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

书人的迫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都是其中的作品。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查看答案

下列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爽。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查看答案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

C. 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论语》)

D.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查看答案

对下面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因果关系)递进

B. 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递进关系)因果

C.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假设关系)

D. 也需要好几年不能给你写信,也许永远不能给你写信了。(并列关系)假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