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雾的形成及对人的影响(12分)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

雾的形成及对人的影响(12分)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悬浮于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越高,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着陆,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读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的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颗粒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层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撒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现场勘察,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现场下风向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效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选文有改动)

1.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2.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3.文章第③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3分)

4.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1.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过剩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悬浮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 2.不能去掉(1分),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一定会引起赤霉病”,与事实不符合。 3.危害:雾对交通的影响,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列数字(1分),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方法、步骤、效果等(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第二自然段中的“雾就形成了”,可知此段为“信息段”,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概括,用简练的语言作答。 2.在说明文中,准确的语言能正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不能随意取舍。这里“容易”起限制作用。 3.认真阅读分析第三自然段,不难看出从三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说明文中句子的开头往往有提示、概括全句的作用,有时总领全段或承上启下。 4.短文中第⑤段画线部分中“20分钟”“1.2千米”“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使用,使说明显得更准确具体。 考点::说明文阅读 文意把握 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点评:说明文阅读,要注意从文中找准符合题意的信息段,然后具体应用。熟知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要想正确分析作用,必须仔细阅读,把握句意。说明文语言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暖,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温暖,来自圣洁的心灵。

温暖,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温暖,是每一个人的渴望

材料二:

【育英电视台  王浩报道】金秋十月,硕果满枝。10月29日下午,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在行政楼6楼会议室隆重举办了以“温暖教育”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活动。参加论坛的教师为践行“温暖教育”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二次发展建言献策。

该校本届论坛围绕一个主题三个层面,即以“温暖教育”为主题,从“温暖的教师家园文化、温暖的师生关系文化、温暖的家校合作文化”研究三个层面,动员教职工为学校二次发展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该校总校执行校长叶盛富为论坛揭幕。总校副校长兼督导室主任吴士良主持了论坛活动。论坛包括主体报告、大会颁奖、论文发布、精要点评等环节。叶盛富同志作了题为《高扬温暖教育旗帜,促进学校二次发展——第二届“温州育英论坛”工作报告》。党总支书记吴士强宣读了《关于第二届“温州育英论坛”征文、金点子评选结果的通报》。学校领导为孙双武等35名获得本届论坛征文、金点子奖项的老师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材料三:“温暖教育”是育英未来的办学理念和行动目标;教师应该是制造温暖的人群,校园应该是传递温暖的场所,教育应该是激发温暖的途径,最终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温暖的种子。未来很长时间,学校将致力于温暖的干群关系、温暖的同事关系、温暖的师生关系、温暖的家校关系建设,致力于温暖课程、温暖课堂建设,致力于温暖的校园文化建设。

1.请模仿材料一,用一句话写出你对温暖的感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材料二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育英正在开展“温暖教育”,请根据材料三,说说你是否对育英的“温暖教育”感到满意?若是,请说明理由,若不是,请对育英开展“温暖教育”提一点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3)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4)山中风光,情趣无限。高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一览众山小;溪流滋润了蓬勃的生命,阳春布德泽,            

(5)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而刘禹锡在《秋词》一诗中一改前人的悲秋情怀,直接表达喜秋的两句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多少故事在雨中生动      ,多少欢乐在嬉戏中尽情       ,多少温情在伞下默默       ,多少憧憬在静寂中悄然      

A.传递       B.绽放     C.孕育      D.演绎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感动无处不在。《蜡烛》中老妇人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jiào(       )的时候chuāi(     )在怀里的蜡烛,这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把它点燃在苏联红军的墓前,令人感动;朱自清望着父亲pán(      )跚地穿过铁道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怕父亲看见,赶紧shì(      )干了泪,这份父子深情,令人潸然落泪,为之感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