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师表》,完成第1-4题。(共17分) 师表 凹凸 ①月明如洗,弦音升起,二...

阅读《师表》,完成第1-4题。(共17分)

师表

凹凸

①月明如洗,弦音升起,二胡的曲调悠长如曳。已躺到土炕上的山里老小都知道,那是陈老师在拨弄心曲。

②陈老师有腿疾,高考落榜之后,被照顾到村里的小学校当代课教师,从此就白天教课,晚上弄弦,好像不能与人言说的种种话语,都说与了手中那把二胡。

③陈老师三岁那年,突然发起了高烧。父母开始以为是受了点风寒,很快会好。然而他久烧不退,父母就慌了,只好去医院问诊。医院在四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不通车辆,父母便把他放在一个背篓里,急切地赶路。终于到了医院。医生说,孩子若再晚来一步,就没救了,但究竟来得晚些,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命可保住,却落下残疾。

④长大之后,有人闲话道:你落到这个地步,都是父母给耽误了。他说,父母生育了我,是给了我第一条生命;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又给了我第二条生命——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农民,又生在这么一处僻地,没有回天之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了不起。所以,我没有权力怨,只是真心的感恩。

⑤陈老师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高考落榜,也只是因为身体。村支书找到他:“你功课这么好,当个代课的先生怎么样?就是薪水有些少。”他说,能让我当这个代课的先生,已是乡亲们给予的恩德,而恩德不能以金钱衡量,很好。

⑥一个跛腿的先生走在校园里,学生们就常常在他身后学他的跛。他只是笑着摇摇头。不久,他居然说动了校长,教同学们列队、齐步走。他说的要领很准确,但是一示范,动作就歪斜了。学生们嬉笑着学他的歪斜。他依旧堆着微笑,说:“既然你们愿意这样走,走就是了。”走了几遭,学生们自己就停了,太累了。他说:“这就对了——你们本来长着健全的腿脚,却偏要走得歪斜,岂有不累?再说,即便我的腿是残的,也还努力追求往周正里走,你们有好腿,却不走周正,你们愧不愧?”学生们感到羞愧,再也不耍顽劣了。后来,学区里搞队列比赛,陈老师辅导的队列,不仅走得特别齐整,而且还带出虎虎的生气,拿了第一。听说是一个跛腿的老师训练的,别人都很惊异。

⑦陈老师虽然腿跛,但他的乒乓球打得出奇的好。不仅学生,即便是整个学区的老师也没人能打得过他。他的手像长着眼睛,总是把球控制在腿力所及的范围内。而且他的腕力劲狠,球一旦扣过去,就没有什么人能够轻易地把球救起来。问他这手上的功夫何来,他说,无他,只因为跛。见旁人不解,他说,其实人和自然万物是一样的——不长稻米的地方,必长大豆高粱,不长粮食的地方,必长冬虫夏草,总之都要长。还譬如动物,黄鼠狼眼盲却嘴尖,能咬得住木笼里的鸡;兔子腿短却善翻滚,能躲得过猎人的追。此消彼长,各有一技,都能生存得好。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

⑧于是,放学后,我们就很愿意留下来看陈老师打球。从他的手起手落之间,我们看到了他的乐观与自尊,小小的心灵里就升起一种肃穆的东西,感到自己在渐渐地长大。

⑨学校的讲台上是有座椅的,但腿脚不好的陈老师却从来没有坐过,总是站着授课。他还特别勤于写板书,写的是标准的楷体,整齐好看。因为他的身子是斜的,长久地写字是很累的,我们便体恤地说:“老师,写明白了就行,没必要那么认真地写。”他问为什么,我们就说字写在黑板上,很快会被擦去,写得再好也是白费力气。他却回答:“昙花刚一开放就凋谢了,然而它依旧仔细地开,难道人还不如昙花?”

⑩他的话我们似懂非懂,但他认真的精神和不敷衍、不取巧的做事态度却影响了我们。在本子上我们也往好里写。后来,他教过的学生都能写一笔好字,被周围人看重。

陈老师不但会拉二胡,写好看的板书,还识百草——山里有药草,他知道它们的药性。所以,他除了授课之外,还给村里人看病。邻居的女崽肚子胀得像一面小鼓,他看了看,开药,叫女崽煎服下去,二日之后就好了。二大伯腿上的风湿滞重,不能下炕,陈老师选了冬天的日子,把白糖水涂在他的膝盖上,然后把饿过的蜜蜂放出来,在上边叮咬。冬日一过,二大伯居然能走了。

陈老师便多了一层神奇,问他怎么就识百草,他说,无他,因为寂寞。旁人又不解,他就解释,寂寞是个巨大的空洞,需要有东西填补。他就以看药书填补,渐渐地就多了这方面的知识。但乡亲们还是认为他天生就有过人之处,被他看好了的病人都会给他送重礼。他总是坚拒不受,笑着说,你们可千万别这样,我只是一枝小花朵,只能散发出那么一点点儿微香,不可能贡献得太多。

但是,陈老师到底是得到了回报——多年后,代课教师被整体地辞退了,然而他很快就被县中医院聘为医师。他白天行医,傍晚到河畔公园拉琴,活得很自在。村里人得知,都说,上苍究竟是睁着眼的,对有德行的善人,始终就给他预备着幸福的日子。

1.这是一篇小说。主人公陈老师的人生经历,可以概括为:      高考时因身体残疾而落榜;      ;被县中医院聘为医师。(4分)

2.第⑥段,队列比赛中学生“不仅走得特别齐整,而且还带出虎虎的生气”。结合内容,分析学生有如此表现的原因。(4分)

答:

3.陈老师为什么说“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结合第段内容,下面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陈老师觉得自然万物都是一样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B.陈老师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有一技之长就很好。

C.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想得太多,陈老师觉得会徒增烦恼。

4.最后,陈老师能“活得很自在”,村里人认为是“善有善报”。有读者认为是“天道酬勤”,还有读者认为是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不超过120字)(5分)

答:

 

1.示例: ①三岁时因生病延误治疗,落下残疾 ②在学校做代课老师,还给村里人看病 2.答案要点:①学生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掌握动作要领,认真训练。②学生理解了陈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了走路和做人一样,都要追求“周正”。(共4分。每个要点2分) 3.B 4.一个人的先天不足是没法改变的,但是后天的学习是自己的态度问题,只要自己肯干,艺不压身的道理是谁都懂得的。努力去做,不一定能做好;但是不去做,是一定做不好的。像陈老师一样学到很多本领,到需要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这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都有用武之地的。 【解析】 试题分析: 1.回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到相应的段落、语句。并能文从字顺地概括。 2.回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到相应的段落、语句。并能文从字顺地概括。 3.回答此题,一定按照要求来答题,此处是对“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这句话做分析,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句子含义。选B,4分;选A,2分;选C ,0分 4. 考点:记叙文阅读 小说故事情节 作品感受 句子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3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能不及中人,蹑足行伍之间,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粮而景从 ……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有改动)

 

注释:①﹝瓮牖绳枢﹞居住的地方简陋,形容家里穷。②﹝中人﹞平常的人。③﹝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④﹝赢﹞担负。⑤﹝区区﹞小。⑥﹝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⑦﹝七庙隳﹞这里是国家灭亡的意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亦死      秦灭韩            B. 楚人      白发生

C. 数百之众    与臣而四矣          D. 斩木为      甲已足

2.“景”字在古汉语中有三种解释:①阳光。②景物,景象。③“影”的古字,影子。结合文意,“赢粮而景从”这句话应译为(    )(2分)

A. (人们)担着粮食,像追随太阳一样跟着(陈涉)。

B. 到处是(人们)担着粮食追随(陈涉)的景象。

C. (人们)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着(陈涉)。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

4.乙文说陈涉是“迁徙之徒”,甲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5.若要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引用甲文的“   ①   ”这句话,也可以引用乙文的“  ②   ”这句话。(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6分)

满分5 manfen5.com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依次是:            。这段故事情节,后人一般称之为“    。此外,对连环画中提到的皇帝的行为及后果,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是这样总结的:   

 

查看答案

默写(共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

(3)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          ”的诗句,借用典故,表达了他希望能够获得朝廷重用的意愿。(2分)

(4)“十一”期间,莉莉随父母去甘肃、青海等地游览。浩瀚的沙漠,澄碧的湖泊,壮美的自然景观,让从小就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莉莉感到十分新奇。若选用一句古诗词作为她此行风光摄影集的标题,这句古诗词可以是: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古代天子在春天祭拜太阳,秋天祭拜月亮。人们不但在生活中崇拜月亮,在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地描写、咏叹月亮。以李白为例,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竟有三百二十多首与月亮有关。

古人为什么对月亮情有独钟呢?大致原因有四:一是月亮是离人类最近的天体,人们十分关注它;二是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上弦、下弦、月亏、月满等,引来人们的好奇;三是月光的清和、明亮、素雅,符合中国人善良、平和、含蓄的性格;四是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辛苦辗转,       ,于是以月寄情,生发出许多感人的诗句,耐人寻味。

1.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所以特别向往“圆”的事物

B.“圆”的事物特别让人向往

C.因为月亮的美丽,令人亲近

D.只有美丽的月亮,令人亲近

2.结合文段内容,对画线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出月亮在夜空中活泼灵动的姿态。

B.表明月亮在古代人心目中如神明一般的地位。

C.写出月亮清和、明亮、素雅的特点。

D.表明月亮有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的特性。

3.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上初三的小明带着自制的月饼,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爷爷家过中秋。一进门,爷爷就乐呵呵地说:“我的乖孙儿来了,又长高了。”在这个场合下,小明该说什么呢?下列回答最恰当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爷爷好。才几天不见啊,我哪能长那么快,您一定是老眼昏花了。

B.爷爷,我在家量过,没长个儿。这是我做的月饼,您快来尝尝吧。

C.妈妈,听到爷爷的话了吗?回家赶紧给我量量,看我长高了多少。

D.那太好了。爷爷您想我了吧?这是送给您的月饼,是我亲手做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7分)

《战国策》主要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各国诸侯的事迹。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时局动荡。诸侯认识到人才是扩充实力的根本,于是    (变本加厉/费尽心思)地到处挖掘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谋臣策士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长于辞令,能言善辩,为了到目的,言谈或夸饰铺陈,辞藻华丽;或针锋相对,语言犀利;或巧设寓言,善用比喻。阅读《战国策》,我们既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  ②  (风云变幻/变幻无穷), 还可以欣赏到纵横之士说辞的强大魅力。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zài)     (shuō)      于辞令(zhǎnɡ

B.记(zài)     (shuì)      于辞令(chánɡ)

C.记(zǎi)     (shuì)      于辞令(chánɡ)

D.记(zǎi)     游(shuō)      于辞令(zhǎnɡ

2.对画线字“达”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的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满分5 manfen5.comA.“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满分5 manfen5.com”,再写“满分5 manfen5.com”。

B.“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满分5 manfen5.com”,再写“满分5 manfen5.com”。

C.“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满分5 manfen5.com”,再写“满分5 manfen5.com”。

D.“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满分5 manfen5.com”,再写“满分5 manfen5.com”。

3.根据内容,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变本加厉     ②风云变幻

B.①费尽心思     ②变幻无穷

C.①变本加厉     ②变幻无穷

D.①费尽心思     ②风云变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