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班级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班级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2分)

“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的美好情感。 ②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解析】 ①从古文字“武”上读懂“武”义,“戈”是 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这里代指战争,止戈即代表停止战争。 考点:综合性学习 读懂古文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5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③《陋室铭》中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④《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                            

《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查看答案

(新华社长江前线2月2日22时电)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⑶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⑷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⑸至发电时止,该路35路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⑹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⑺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⑻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⑼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⑽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

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对本文导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                  B.第(1)(2)句

C.第(1)(2)(3)句        D.第(1)(2)(3)(4)句

2.对“(不含)”一词所体现的新闻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明白    B.解释说明     C分析深刻      D.实事求是

3.对本段中的议论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4.文中空缺处填写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击败 占据  管制  封闭  隔断   B. 击退  攻占  管制  封闭  阻断

C.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D. 击垮  攻克  控制  封锁  斩断

 

查看答案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