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稚拙:_                                        ____

②沮丧:__                                        ___

2.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横线上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

 

3.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                        ____的心理。

4.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5.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含义。

 

 

6.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      _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_      __        __、_         ___的作用。

 

1.①幼稚、笨拙。②灰心失望。(2分) 2.示例:①往事又浮现在眼前。②回忆的门打开了……(2分) 3.因老师喜欢她的礼物(或:理解她的感情)而高兴、兴奋。(2分) 4.老师称赞学生稚拙的画,并不是针对画的水平,而是表示珍惜学生对自己爱的感情,并鼓励学生继续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分) 5.说明这种爱十分热烈。、十分珍贵。(2分) 6.议论。①揭示中心。②照应前文(开头)或回扣主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词语的本义写出其语境义。“稚拙”的意思就是“幼稚、笨拙”;“沮丧”的意思是“灰心失望”。 2.结合词语的本义写出其语境义。“稚拙”的意思就是“幼稚、笨拙”;“沮丧”的意思是“灰心失望”。 3.回答此题,应该从文章中摘录相关信息,文章开始写到“我”拒绝她时“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的沮丧心情,然后因为我的一句话“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因老师喜欢她的礼物(或:理解她的感情)而高兴、兴奋。从这些细节中摘录相关信息作答。 4.回答此题,应该从文章中摘录相关信息,文章写到“我”拒绝她后“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可以看出“我”的善良和对学生的爱。从这些细节中摘录相关信息作答。 5.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点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词“溢”“ 黄金”强调爱的热烈和珍贵。 6. 考点:记叙文阅读 理解词语 文意把握 赏析句子 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结尾段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句子模仿秀。(4分)

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查看答案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练习。(12分)

(1)《春夜喜雨》中,从                                  可以知道雨来的悄无声息。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是

 

(3)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4)横眉冷对千夫指,                       

(5)                   ,不知云与我俱东。

(6)毛茸茸的枝头,                       ,串串花穗齐绽,                      

(7)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              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的大海。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4分)

              jìng     yáng dùn cuò

       (        )  (             )

 

查看答案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完成1--3题(每小题2分)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第五自然段中“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等词语属于什么描写?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神态描写   说明伯父和爸爸工作认真。

B.动作描写   说明伯父和爸爸对车夫的救助细致。

C.语言描写    表明伯父对旧社会的憎恨。

D.动作描写    表明伯父此时心里很痛苦。

2.文中画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

B.刻画了“我”怕冷的形象。

C.点明天气寒冷,衬托出伯父关心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

D.抒发了我对伯父的敬爱之情。

3.对文中加点的句子:“他没有回答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伯父救助完车夫,感觉累了。

B.因为伯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的问题,即使说了我也不能理解。

C.因为伯父这时在想其他事情,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

D.因为伯父嫌我提出的问题幼稚。

 

查看答案

阅读《伯牙绝弦》,完成1-3题(每小题2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伯牙   绝:断绝。

B善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C.在流水   志:志向。

D.终身不复鼓  不复:不再

2.朗读的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       B. 峨峨/兮若/泰山

C. 乃/破琴/绝弦                    D. 终身/不复鼓

3.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

B.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C.这个故事最早见于《老子》,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D.全文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