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主要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整体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个整体特征又主要是通过“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森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来体现的。这两篇都是事理说明文。
B、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C、课文《芦花荡》选自《孙梨文集》,是孙梨“白洋淀纪事之二”。孙梨,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D、扩写要忠实于原作,不改变中心意思;为了突出中心,扩充那些值得扩充之处,而不是任意发挥,故意把话拉长;扩写时,要注意情节的发展符逻辑,人物性格前后统一等。续写是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做延伸。
下列对课文中关键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的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亲爱的爸爸妈妈》):一会说记忆很沉重,一会说很美丽。是矛盾的说法。恰好说明在极度悲痛愤怒心境下的思维状况的真实反映。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苏州园林》):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大多数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都可以大量复制。
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老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然而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动乱年代里,作者作为知识分子被打倒在地成了“臭老九”,很不幸,却经常受到很贫穷的老王的关照,可是作者回想起来,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学进步是一首悲交集的进行曲。”(《奇妙的克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殃及人类,科学的发展会越来越深刻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所以不要随便发展科学技术,要适当控制发展速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一组词语运用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A、是形容词,也是一对反义词,对比运用,达到正话反说的讽刺效果。
B、是形容词,也是一对褒义词,对比运用,达到正话反说的讽刺效果。
C、是形容词,也是一对贬义词,对比运用,达到正话反说的讽刺效果。
D、均是形容词,文明是褒义词,野蛮是贬义词,是一对反义词,对举达成正话反说的讽刺效果。
下列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摹状貌)
B、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正用苇叶遮掩着身子,在看着这场英雄的行动。(记叙)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情里永安她的魂灵!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有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议论)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比喻)
B、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掩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拟人)
C、对联“一楼荟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成百川支脉,古今无尽大江流”写尽了黄鹤楼的气势、神韵和魂魄。不愧是幅名联。(对偶 引用)
D、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设问)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通过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依法治国的信心。
C、是否真正刻苦努力,是我们能否全面提升学业水平的关键。
D、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