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又何 间:_________     ___

2)小惠未 徧:__      __________

3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相当于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3分)

 

1.(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不是 2.B 3.(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百姓如果拥护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辅助国君,国家就强盛;百姓如果反对国君,国家就危险;百姓如果背弃国君,国家就要灭亡。 4.围绕“得民心”“民为贵”“取信于民”等其中一个要点阐述。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解释时注意“徧”是一个通假字。通“遍”,普遍,遍及。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含义的理解能力。各句中“之”字的含义不尽相同,相当于“的”的一项是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第一句注意省略部分要补充完整,还要注意“可以”的解释。 4. 考点:解释文言词语,辨析文言虚词的含义,翻译文言句子,文言文文意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共4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1.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诗的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请结合诗句赏析。(2分)

 

 

查看答案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某种情景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30字左右) (3分)

黄昏       海风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3分)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             ,         

备选词语:月         孤雁   烽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2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这段话中的“我”是谁?从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①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在小说《变色龙》中塑造的

这一形象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②《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诗人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花间一壶酒,               (《月下独酌》李白)

⑤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

⑥锦江春色来天地,                   。(《登楼》杜甫)

⑦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⑧共看明月应垂泪,                   。(《望月有感》白居易)

⑨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李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