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 《底线》一文,回答1-4题。(共8分) 底 线 冯骥才 ①一次,一位开锁厂...

阅读 《底线》一文,回答1-4题。(共8分)

  线    冯骥才

①一次,一位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

②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③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个世上,真有夜不闭户的地方吗?”

④我说:“上世纪50年代真有。到了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顶楼,门上只有个挂钩,没锁。白天上班,把门一关钩一挂,从来没被人偷过。”

⑤锁厂老板笑道“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早没影儿了,不信你敞开门试试。”

⑥我笑了笑没再说,我信他的话。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 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在商业博弈中 ,谎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候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⑦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等等。这些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有被全线突破的忧虑。

⑧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  。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

⑨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的人和事时,究竟是降低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洁身自好,坚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有人说在物欲和功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其实,即使社会的底线很脆弱,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像钢铁长城,任凭炮火肆虐,依旧牢不可破。

⑩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选自《杂文选刊》2013年第7期,有改动)

1.选文①-⑤段举开锁厂老板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3.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4.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守住底线”的感悟。(2分)

答:

 

1.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评分说明:(2分)将“引出论题”答成“引出论点”不得分。 2.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评分说明:(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准确也可得分。 3.比喻论证。把“人的底线”比作“钢铁长城”,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人的底线可以牢不可破”的观点,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4.示例:为人做事要坚持原则,遵守社会底线,坚守心灵底线,生活中要遵纪守法,洁身自好,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团结友爱,不要见利忘义,以强凌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引用事例的作用的分析能力。文章的1-5段引用了开锁老板的事例,其目的是引出论题,展开论述。其次故事还能引起读者兴趣,引发思索的作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本文就“底线”展开论述,在文章结尾处提出中心论点,即: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文章第9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把“人的底线”比作“钢铁长城”,形象生动的论述了人的底线是可以牢不可破的道理。 4. 考点:引用事例的作用,提取中心论点,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文字表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又何 间:_________     ___

2)小惠未 徧:__      __________

3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相当于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共4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1.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诗的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请结合诗句赏析。(2分)

 

 

查看答案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某种情景的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30字左右) (3分)

黄昏       海风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3分)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             ,         

备选词语:月         孤雁   烽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2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这段话中的“我”是谁?从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